下图曲线a、b表示两类生物种群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曲线a代表的种群个体一般体型较大,营养级较高 |
B.依据曲线b,人工养蜂时种群密度中等最好 |
C.对大型动物易地保护,迁移的种群密度不宜过大 |
D.种群密度为d时,曲线b代表的种群个体间竞争最剧烈 |
豌豆花的位置分为叶腋和茎顶两种,分别受T和t基因控制.种植基因型为TT和Tt的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2:1.两种类型的豌豆繁殖率相同,则在自然状态下,其子代中基因型为TT、Tt、tt的数量之比为()
A.7:6:3 | B.9:2:1 |
C.7:2:1 | D.25:10:1 |
如图所示,为了鉴定男孩8与本家族的亲子关系,需采用特殊的鉴定方案,下列方案中可行的是(图中黑色个体代表已不能提取相应遗传物质的个体)()
A.比较8与2的X染色体DNA序列 |
B.比较8与3的Y染色体DNA序列 |
C.比较8与5的X染色体DNA序列 |
D.比较8与5的Y染色体DNA序列 |
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分别利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普通的大肠杆菌,与此实验有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了噬菌体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 |
B.噬菌体和宿主细胞中基因的遗传均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
C.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长时间保温会影响上清液的放射性 |
D.若1个DNA双链均被32P标记的亲代噬菌体,产生了100个子代噬菌体,则子代中含32P的与不含32P的噬菌体比例为1:99 |
下列关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同源染色体联会、分离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
B.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异常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异常都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变异 |
C.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分离有两次,但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的分离只有一次 |
D.DNA复制和染色体复制分别使DNA和染色体的数目加倍 |
用同位素标记技术追踪研究元素及物质的转移变化途径是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下列相关的应用及结果错误的是()
A.小白鼠吸入18O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不可能含有18O,但尿液中会含有H218O |
B.用含有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培养洋葱的根尖,可以在细胞核和线粒体处检测到较强的放射性,而在核糖体处则检测不到 |
C.用15N标记的DNA置于14N的核苷酸作原料的溶液中进行复制,经密度梯度离心后可以分析得出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
D.要得到含32P的噬菌体,必须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