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验证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淀粉,取两只烧杯甲和乙,都放入等量的淀粉溶液20 mL,甲中加入30 mL制备好的土壤浸出液,乙中放入等量的蒸馏水,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7天。然后从甲中取出等量的溶液放入A1、A2试管,从乙中也取出等量的溶液放入试管B1、B2,在A1、B1中加入碘液,在A2和B2中加入斐林试剂并加热。下列对该实验结果的预测正确的是
A.A1和B1都会有蓝色出现,而且颜色深浅一致 |
B.A2有砖红色沉淀出现,B2无砖红色沉淀出现 |
C.A2和B2都有砖红色沉淀出现 |
D.以上结果都不正确 |
下图表示研究生长素在玉米胚芽鞘中运输的实验,该实验装置在黑暗中和单侧光照射时琼脂块甲和乙中生长素的相对量如右表所示,该实验说明:
A.生长素只能由胚芽鞘顶端通过甲处向下运输 |
B.单侧光使胚芽鞘弯向光源 |
C.黑暗中产生的生长素比有光时更多 |
D.光照改变了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分布] |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根尖能够产生细胞分裂素 |
B.脱落酸能抑制马铃薯发芽 |
C.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
D.赤霉素施用过多可引起水稻植株疯长 |
现提供新配置的斐林试剂甲液(0.1g/ml NaOH溶液)、乙液(0.05g/ml CuSO4溶液)、蒸馏水,则充分利用上述试剂及必需的实验用具,能鉴别出下列哪些物质?
①葡萄糖 ②蔗糖 ③胰蛋白酶 ④DNA
A.只有① | B.①和② | C.①和③ | D.②、③和④ |
突触小体不能完成的生理过程是
A.丙酮酸的氧化分解 |
B.突触小泡与细胞膜的融合 |
C.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
D.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
下图表示淋巴细胞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②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a、b、c三类细胞才能识别抗原 |
B.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直接分化形成 |
C.①、②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 |
D.c、d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DNA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