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核行使遗传功能的重要结构是
A.核膜 | B.核仁 | C.染色质 | D.核孔 |
下图表示处于平衡状态的某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两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①若图甲所示为某发酵罐中菌种数量,则a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增加营养供应。
②图乙曲线可用于指导海洋捕捞。
A.只有①说法正确 |
B.只有②说法正确 |
C.两种说法均正确 |
D.两种说法均不正确 |
下面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单独培养(甲)和混合培养(乙)时的种群增长速度。从两图所示的结果可以推断( )
A.双小核草履虫比大草履虫个体大 |
B.双小核草履虫是大草履虫的捕食者 |
C.双小核草履虫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 |
D.大草履虫比双小核草履虫个体大 |
如图为鱼塘中鱼的数量增长曲线,为了使鱼塘的总产量达到最大值,应该做到适时捕捞。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超过T4时捕捞,使剩余量保持在K |
B.超过T3时捕捞,使剩余量保持在3K/4 |
C.超过T2时捕捞,使剩余量保持在K/2 |
D.超过T1时捕捞,使剩余量保持在K/4 |
假设如图所示食物网中水稻固定的太阳能为N,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人类获得的能量( )
①等于10-2N ②大于10-2N ③小于10-1N ④大于10-1N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生态系统中含有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的传递对生物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蝙蝠的“回声定位”这一物理信息使得蝙蝠能够捕食猎物,躲避敌害 |
B.菊花接受的日照长短这一化学信息使得菊花能够适时开放 |
C.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
D.植物间也存在信息的传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