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P是细胞内直接的能源物质,可通过多种细胞途径产生(如下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过程和b过程![]() |
B.![]() |
C.O2由红细胞进入肝脏细胞的线粒体使肝脏细胞内的ADP含量迅速升高 |
D.①![]() |
1883年8月7日,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爆发,岩浆所到之处生物全部死亡,成了一片裸地。几年之后,地面上稀疏长出了小草,还出现了蜘蛛。到了1909年,已有202种动物生活在这块新土地上了。1919年动物增加到621种,1934年增加到880种。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上述岩体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 |
B.在于废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一样,上述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
C.880种动物的分布具有垂直分层现象,这与植物的垂直分层有关 |
D.上述演替中,营养结构趋于复杂,有机物总量增多 |
健康人体因病菌感染也可能出现炎症,并常伴随发热现象,一段时间后,体温可以恢复正常,炎症消失。与此有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A.神经系统能够感受到侵入人体的病菌,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促进人体产热增加 |
B.发热有利于吞噬细胞和抗菌物质等转移到炎症区,杀灭病菌,从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
C.抗体作为信息分子通过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在维持稳态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D.发热炎症消失,体温恢复正常应归功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
下表甲为人体细胞的寿命和分裂能力的对比。图乙为细胞的分裂、分化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
图表甲:
细胞种类 |
小肠上皮细胞 |
平滑肌细胞(分布于内脏器官) |
心肌细胞 |
神经细胞 |
白细胞 |
红细胞 |
寿命 |
1-2d |
很长 |
很长 |
很长 |
5~7d |
100d~300d |
能否分裂 |
能 |
能 |
不能 |
绝大多数不能 |
不能 |
不能 |
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的寿命与分裂能力之间并无对应关系,寿命短的细胞也可能不分裂
B.经过了图乙a过程的细胞,相对表面积变大,物质交换效率更高
C.小肠上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具有细胞周期,能完成图乙中的a~c过程
D.蛙的红细胞进行ab过程时,无纺锤体和染色体出现,也无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分配
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氨基酸之间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蛋白质之间的区别在于氨基酸序列不同 |
B.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DNA和RNA都能携带遗传信息 |
C.谷物中含量丰富的多糖是淀粉和纤维素,作为储能物质存在于细胞中 |
D.脂质分子中氢的含量小于糖类,而氧的含量更多,常见脂质有脂肪、磷脂和固醇 |
下列有关细胞与细胞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是促进细胞学说建立和完善的重要方法 |
B.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是对细胞学说的修正和补充 |
C.自然界中出现多种多样的细胞是由于不同细胞的遗传信息执行情况不同 |
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均有细胞膜、细胞质,且均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