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家日前在实验室里培育出一种类似于细菌的“人造细胞”。这种简单的“细
胞”并不是真正的生命体,不能分裂和进化,但能连续数日生成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
所有细胞的基本物质。下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N元素 | B.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 |
| C.一定都含有20种氨基酸 | D.高温不能破坏其空间结构 |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量流动是从甲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250 kJ |
| B.从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分别为15% |
| C.将乙和丙的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
| D.食物链的营养关系一般不可逆,这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 |
关于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口增长往往促使人们过度利用耕地和开垦出更多的农田 |
| B.人的生存除需要粮食等各种农产品外,还有多种物质和精神需求,也会给生态环境造成更大压力 |
| C.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压力将会自然减小 |
| D.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许多都与人口众多有直接关系 |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某草食动物同化的能量等于()
| A.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
| B.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减去生产者的呼吸量 |
| C.被草食动物吃了的植物中所含的能量减去粪便中所含的能量 |
| D.用于草食动物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
水稻草丛矮缩病是一种危害生长发育的病毒性疾病,很难防治。后来科学家发现了一个野生水稻种群,这个种群对草丛矮缩病具有比较强的抗性,从而为培育抗草丛矮缩病的水稻新品种找到了必要的基因。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
| A.生态价值 | B.直接价值 |
| C.潜在价值 | D.间接价值 |
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过程,其中甲、乙、丙、丁构成系统的生物群落,箭头表示物质循环方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碳元素在①②③④过程中传递均以二氧化碳的形式 |
| B.该图也可以表示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 |
| C.图中②过程一定需要氧气的参与 |
| D.绿色植物、硝化细菌等生物完成图中①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