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示某些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其中Ⅰ代表整个大圆,Ⅱ包含Ⅳ。下列各项
不符合关系的是
| A.Ⅰ体液Ⅱ细胞外液Ⅲ细胞内液Ⅳ组织液 |
| B.Ⅰ突触Ⅱ突触前膜Ⅲ突触后膜Ⅳ突触小泡 |
| C.Ⅰ核酸Ⅱ核糖核酸Ⅲ脱氧核糖核酸Ⅳ信使RNA |
| D.Ⅰ免疫Ⅱ特异性免疫 Ⅲ非特异性免疫Ⅳ细胞免疫 |
基因工程中,需使用特定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便于重组和筛选。已知限制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一G↓GATCC-,限制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根据图示判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Ⅱ切割 |
| B.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Ⅰ切割 |
| C.质粒用限制酶Ⅱ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Ⅰ切割 |
| D.质粒用限制酶Ⅰ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Ⅱ切割 |
PCR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DNA片段的技术,下列有关PCR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变性过程中破坏的是DNA分子内碱基对之间的氢键 |
| B.复性过程中引物与DNA模板链的结合是依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完成 |
| C.延伸过程中需要DNA聚合酶、ATP、四种核糖核苷酸 |
| D.PCR与细胞内DNA复制相比所需要酶的最适温度较高 |
下列有关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工程需对基因进行分子水平操作,蛋白质工程不对基因进行操作 |
| B.基因工程合成的是天然存在的蛋白质,蛋白质工程合成的可以不是天然存在的蛋白质 |
| C.基因工程是分子水平操作,蛋白质工程是细胞水平(或性状水平)操作 |
| D.基因工程完全不同于蛋白质工程 |
科学家将β-干扰素基因进行定点突变导入大肠杆菌表达,使干扰素第17位的半胱氨酸变成丝氨酸,结果大大提高β-干扰素的抗病活性,并且提高了储存稳定性,该生物技术为( )
| A.基因工程 | B.蛋白质工程 | C.基因突变 | D.细胞工程 |
利用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可生产人类所需要的产品。下列各项中能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在受体细胞中表达的是
| A.棉花二倍体细胞中检测到细菌的抗虫基因 |
| B.大肠杆菌中检测到人胰岛素基因及其mRNA |
| C.山羊乳腺细胞中检测到人生长激素DNA序列 |
| D.酵母菌细胞中提取到人干扰素蛋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