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aA(g)+bB(g) cC(g)(ΔH<0)在等容条件下进行。改变其他反应条件,在Ⅰ、Ⅱ、Ⅲ阶段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回答问题:
(1)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为_____________;
(2) A的平均反应速率vI(A)、vⅡ(A)、vⅢ(A)从大到小排列次序为_________;
(3) 由第一次平衡到第二次平衡,平衡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_,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4) 比较第Ⅱ阶段反应温度(T2)和第Ⅲ阶段反应温度(T3)的高低:T2 T3(填“>”“<”“=”),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达到第三次平衡后,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一倍,假定10min后达到新的平衡,请在下图中用曲线表示第IV阶段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上必须标出A、B、C)。
下列溶液加热蒸干后,不能析出溶质固体的是( )
A.Fe2(SO4)3 | B.FeCl3 | C.Na2C03 | D.KCl |
工业废水中常含有Cu2+、Cd2+、Pb2+等重金属离子,可通过加入过量的难溶电解质。根据以上事实,可推知FeS、MnS具有的相关性质是 ( )
A.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于CuS、CdS、PbS |
B.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小于CuS、CdS、PbS |
C.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与CuS、CdS、PbS相同 |
D.二者均具有较强的吸附性 |
把足量熟石灰放入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Ca(OH)2(s) Ca2+(aq) + 20H-(aq)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给溶液加热,溶液的PH升高 |
B.恒温下向溶液中加入氧化钙,溶液的PH升高 |
C.向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钙固体增多 |
D.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钙固体增多 |
在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能产生沉淀的是。 ( )
A.通入硫化氢气体 | B.加入氯化钠溶液 |
C.加入硫化钠溶液 | D.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
除去NaN03溶液中混有的AgNO3,所用下列试剂中的效果最好的是 ( )
A.NaCl溶液 | B.NaBr溶液 | C.NaI溶液 | D.Na2S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