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一批野生正常翅(h)果蝇中,出现少数毛翅(H)的显性突变个体,这些突变个体在培养过程中可能因某种原因而恢复正常翅。这种突变成毛翅后又恢复为正常翅的个体称为回复体。回复体出现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是因为基因H又突变为h;二是由于体内另一对基因RR突变为rr,从而抑制H基因的表达(R、r基因本身并没有控制具体性状,其中RR、Rr基因组合不影响H、h基因的表达,只有出现rr基因组合时才会抑制H基因的表达)。因第一种原因出现的回复体称为“真回复体”,第二种原因出现的回复体称为“假回复体”。请分析回答:
(1) 表现正常翅果蝇(包括真、假回复体)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      ______以及hhRR、 hhRr、hhrr;表现毛翅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   以及HHRr、HhRR、HHRR。
(2)现获得一批纯合的果蝇回复体,欲判断其基因型是HHrr还是hhRR,现有三种基因型hhrr、HHRR、hhRR的个体,请从中选择进行杂交实验(写出简单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①实验思路:让这批纯合的果蝇回复体与________________一次杂交,观察子代果蝇的性状表现。
②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K]
若子代果蝇                      ,则这批果蝇的基因型为hhRR . 
 若子代果蝇                      ,则这批果蝇的基因型为HHrr 。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一个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感受器接受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外电位变化为______________。
(2)图2中的1表示________________,1中物质的释放使突触后膜__________。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_________。
(3)假如图3中的Y来自图1中的A,图3中的X来自大脑皮层,当感受器接受一个刺激后,导致效应器产生反应,则Y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___________作用,如果大脑皮层发出的指令是对这个刺激不作出反应,则X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___________作用,导致效应器不产生相应反应,这又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__________________的控制。

如图为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分析:

(1)细胞1生活的内环境是[ ]。
(2)内环境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3)②与③相比,③中含量较少的成分主要是。
(4)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层膜才能被组织细胞①利用。
(5)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不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明显下降,原因是血浆中存在着物质。

(附加题)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后代的类型和比例如下表:


灰身、直毛
灰身、分叉毛
黑身、直毛
黑身、分叉毛
雌蝇
3/4
O
1/4
O
雄蝇
3/8
3/8
1/8
l/8

请回答:
(1)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
(2)在子代雌蝇和雄蝇中,直毛和分叉毛的比(填“相同”或“不相同”);所以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3)为验证这两对性状的遗传是否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需要进行实验:
①选用亲代雄性果蝇与表现型为的果蝇测交;

预期结果和结论:

假如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有一个纯合易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病高秆品种(易倒伏),育种专家期望获得既抗病又抗倒伏能稳定遗传的新品种。试回答下面的问题:

(1)如果要快速获得新品种,如何培育,简述育种过程。
(2)A组的育种方法是,F2矮杆抗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
(3)上述育种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是组,原因是
(4)在一块高秆(纯合子)小麦田中,出现了一株矮秆小麦,某实验小组想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性状出现的原因,请你针对以上的问题作出可能的假设

下图是蛋白质合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属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步骤,该步骤发生细胞的部位。
(2)3是,它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原则而形成,这个过程中氢键断裂需要的酶是酶是,所需原料是
(3)2是,其上的可与3配对的三个碱基统称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