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请回答与机体免疫有关的问题:
(1)体液免疫的初次免疫反应与第二次免疫反应相比较,产生抗体更多的是____________。
(2)某种病原微生物(V1)初次侵入机体后,经____________细胞摄取和处理,使V1的抗原暴露出来,并传递给____________,然后再传递给相应的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能形成两种细胞,其中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甲)是____________;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对同种抗原作出增殖、分化等快速反应能力的细胞(乙)是____________;当机体再次受到V1和另一种病原微生物(V2)感染时,细胞乙只能对V1发生免疫反应。细胞乙不能对V2发生免疫反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茶宜高山之阴,而喜日阳之早”,安徽盛产茶叶,科技人员为提高茶叶品质和产量,对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有关研究。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的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CO2浓度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 过程,CO2浓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 过程。
(2)如图所示,从 8:00开始到 10:00左右,净光合速率不断升高并出现第一个高峰。影响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逐渐增加、 等。
(3)中午时分,光合速率下降,出现光合“午休”现象。从图中的曲线分析,主要原因是气温升高,植物为减少水分散失,气孔部分关闭,导致
(4)至下午15:00左右,净光合速率回升出现第二个高峰,但峰值较低,限制的主要因素可能是气温过高,呼吸作用增强,光照减弱以及 等。
(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查资料得知茶树喜阴湿环境,他们设想,如在茶园空隙处间行种植一些高秆作物如玉米等,不仅可以增加经济收入,还可能有效缓解茶树的光合“午休”现象。他们欲利用学校的一块正方形茶园进行探究,请完善以下实验:
①将该茶园均分为东、西两块,分别标为A组、B组,其中B组为实验组。
,对两组进行相同的栽培管理。
③ 玉米生长的不同时期,分别测量A、B两组茶树的 和胞间CO2浓度。
④结果 ,则说明他们的设想是正确的,原因可能是间作玉米能提高 ,降低光照强度和局部温度,提高茶叶的胞间CO2浓度等。

在夏季晴朗白天,测定一片树林中的甜槠(大型乔木)、披针叶苔草(草本)的CO2吸收速率的日变化曲线(如图甲)。选取生理状态良好的甜槠植株,保持温度、CO2浓度等恒定,测定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O2和CO2的释放量(如图乙)。请据图分析
回答:

(1)图甲中C点时,甜槠光合作用速率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夏天晴朗的中午,温度过高,导致 ,从而使光合作用 阶段受阻。在中午12时左右,环境中CO2浓度突然降低后的短时间内,披针叶苔草叶肉细胞中C5含量的变化为
(2)由图甲可知,在同一片树林中,披针叶苔草光合作用速率较甜槠 。披针叶苔草光合作用速率,除了受其叶肉细胞中叶绿素的含量、 等因素影响外,还受 (至少答两点)等主要环境因素的影响。
(3)从图乙可知,若在光照强度为c时光照12 h,再黑暗12 h,交替进行,则甜槠 (填“能”或“不能”)正常生长,原因是
(4)植物光合作用的特点往往是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据图可以推测披针叶苔草生活的环境最可能是

下面是某同学所做的有关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验证性实验。
一、实验材料和用具: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新鲜的马铃薯泥、蒸馏水、酒精灯、温度计等。
二、实验步骤

步骤
试管编号
a
b
c
d
e
加入试剂
3% H2O2
溶液
2 mL
3% H2O2
溶液
2 mL
3% H2O2
溶液
2 mL
3% H2O2
溶液
2 mL
H2O
2 mL
设置反
应条件
常温
常温
常温
0 ℃
常温
蒸馏水
FeCl3
溶液
肝脏
研磨液
煮熟的肝
脏研磨液
肝脏
研磨液
剂量
2滴
2滴
2滴
2滴
2滴
观察气
泡产生





请根据该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实验中,产生气泡最多的试管是 号,原因是
(2)如果仅将上实验条件由常温改为90 ℃水浴,重复实验,气泡产生最多的试管是 号。
(3)假如b、c两试管的实验现象均不明显,从所给的实验材料分析,原因可能是 。该同学设计e组的实验目的是:
(4)假若a~d号的实验都是为了验证酶的某项特性而设置的对照,那么,实验组设置的不科学的是 号,主要违背了 原则,应如何改进?
(5)假若要证明马铃薯中也含有过氧化氢酶,你的实验设计思路是

下列为生命体基本结构与相应功能关系的问题,请据图回答(在括号中填编号,横线上填文字)。
(1)如图为动物细胞而非高等植物细胞,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具有[ ] ,而没有

(2)结构10是细胞膜的褶皱,它的形成说明细胞膜具有 (特性);合成DNA聚合酶与胰岛素的场所依次是 (填数字),能合成ATP的场所是 (填数字),决定细胞分裂方向的结构是 (填数字),几乎贯穿整个细胞的结构是 (填数字)。
(3)将小鼠肝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的含量,发现它们的含量在实验前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①证明肝细胞能产生尿素的依据是
②培养养液中加入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
③培养液中物质的成分及含量的变化,说明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具有 的特性。

下图1表示利用人工生态湿地净化生活污水的原理示意图,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研究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植物类群时,常用________法调查各种群的种群密度,并主要依据种群的___________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2)图19芦苇属于挺水植物,绿藻属于浮游植物,黑藻属于沉水植物,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的 结构,这些植物在图20中可用 表示。要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在该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除了图中所示的生物群落外,还必须有 成分。
(3)输入该湿地的能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碳在图20的A、B、C间以_________的形式进行传递。
(4)该人工湿地中的芦苇、藻类等植物生长迅速,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生活污水过度流入人工生态湿地会使该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是有一定限度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