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发生的经济危机对经济发展造成了空前的破坏,这一现象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 A.一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出现新的不平衡 |
| B.垄断组织已经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 |
| C.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与经济发展形成尖锐矛盾 |
| D.资本主义制度已经丧失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
《春天的故事》中唱道“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诗篇的主题是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 C.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考 | D.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
在《春天的故事》里有这样的几句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邓小平1979年画的这个圈是
| A.划海南省为经济特区 | B.在广东、福建沿海 设经济特区 |
| C.建立长江三角洲经济特区 | D.开辟香港、澳门为特区 |
下列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 B.适应了农村生产力水平 |
| C.土地私有,自负盈亏 | D.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 |
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改革的实践中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这条道路就是
| A.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 | B.确立土地承包关系 |
| C.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 D.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 |
学完1956~1976年的中国历史之后,有四位同学分别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下列能概括这段历史全貌的是
| A.古老中国的伟大复兴 | B.东方巨龙的再次腾飞 |
| C.社会主义的艰难探索 | D.发人深省的民族浩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