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这首诗反映了我国农村20世纪五十年代末的现象,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建设经验缺乏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状况的介绍,正确的是()
①原始社会末期,商品交换的特点是以物易物 ②商朝出现最早的货币 ③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许多经济实力强大的自由商人 ④秦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工商食官”政策 ⑤明清时期,形成徽商、晋商、宁绍商人、闽商等大商帮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下列炼钢技术属于南北朝时期的是(  )

A.块炼钢技术 B.炒钢技术
C.铸铁脱碳钢技术 D.灌钢法

下列资料,能够证明我国在夏朝建立之前就已经掌握养蚕缫丝技术的是()
①史书记载的有关黄帝之妻嫘祖发明养蚕缫丝的传说 ②浙江吴兴县钱山漾遗址出土了4800年前的丝带 ③中国被欧洲人称为“丝国”

A.①② B.②③ C.②  D.①②③

下列对春秋时期手工业生产水平的介绍,正确的是()

A.青铜器生产技术已经成熟
B.炼钢技术为灌钢法
C.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
D.烧出了成熟的青瓷

下 “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这句话反映的现象是(  )

A.棉布保暖性好,可以御寒
B.棉布适用范围广
C.棉布柔软结实,取代了丝织品的地位
D.棉布功劳大于丝织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