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_________________”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_________________。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请对本诗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
古诗鉴赏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结合全诗内容,说出试题中的“望”字包含哪几层意思。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对这首诗语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题目中的“次”,原是“停驻”之意,这里指“停宿”在北固山下的旅店之内。 |
B.首联中的“客路”指的是诗人要去的路,“青山”指的是题目中的“北固山”。 |
C.颔联中的“两岸阔”的“阔”是表现潮平之后的景象,随着春潮的起涨,放眼远望,江面似与岸平,舟中人的视野也因此而开阔。 |
D.颈联透露出诗人是在岁暮连夜行舟的,此联表现了在江上行舟即将天亮时的情景。 |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运用了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游子)的感情。
阅读下面的古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这首词描绘的是什么生活?具体写了哪些情景?(每一情景的概括限两字)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白居易的《暮江吟①》,完成题目。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②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③月似弓。
注:①本诗大约是长庆二年白居易写于赴杭州任刺史途中。当时朝政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谙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②真珠即珍珠。③可怜:指可爱。 请赏析首句中“铺”的妙处。
全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赏析下列诗歌,完成后面各小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本词选自《稼轩长短句》,“南乡子”是,“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
下列对该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少万兜鍪”一句中的“万兜鍪”在诗中代指士兵。“天下英雄谁敌手” 一句中的“敌手”解释为“能力相当的对手。” |
B.诗句“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中的“曹、刘”指的是曹操和刘禅。 |
C.“不尽长江滚滚流”,借用杜甫《登高》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 江滚滚来。”感叹千古兴亡无尽无休,一如江水滚滚东流。 |
D.这首怀古诗,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讽刺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 |
面前不敢抵抗、昏庸无能。全词饱含着爱国、卫国的强烈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