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亚洲部分地区图(如图11),完成下列各题。
(1)A 地气候类型为 ;其自然带为 ;
(2)限制B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2010年B地出现了多年少见的雪灾,雪灾主要是由于 过境引起的,该天气系统除带来降雪天气外还会引起 、 等天气。
(3)C地是世界著名的渔场,其形成原因是 。
(4)当D地风向如图中所示时,浙江省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D风形成的原因是 。
(5)E洋流对日本气候有 的作用
读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夜,完成下列各题。(12分)
(1)甲在乙的______方向。丙地位于____(东、西)半球,丁位于____(高、中、低)纬度地区。
(2)沿图中的弧线,由甲到乙飞行,是不是最短航线?为什么?
(3)写出丙点对跖点的坐标,并判断该对跖点到南极点的距离。
下图中,图甲为地表三圈环流剖面图(局部,N为北极点);图乙为某季节某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中字母所表示的纬度为30°、60°的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乙表示的是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判断理由是。
(3)图甲中B处是________风带,与图乙中________处(a或b)的风向一致。图甲中C处是________气压带,D处是________风带。
(4) N气压带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E气压带的成因为_______________ (动力或热力)原因。
(10分)读下图,回答问题。
(1) 图中甲、乙两地的地质构造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就地表形态来说,乙地是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该地区富含石油、天然气,应在甲、乙两地中的_______开采;若该地区含有化石,则A、B两地中,_______地可能找到。
(3) 根据岩石成因分类,C处形成的岩石属于_______(类),代表岩石是______________。
(4)岩层A与B形成的早晚顺序是______________。
读下面“极点日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1)A在D的________方。
(2)图中B点是_______月_______日_______时,D点地方时为_______时。
(3) 这一天A、B、C三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_______点,白昼时间最短的是_______点,与B点正午太阳高度角相等的另一条纬线的纬度是_______。
(4)图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
(5)此时,与北京属于同一日期的范围占全球的几分之几?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水利枢纽Q对R河下游的有利影响有哪些?(3分)
(2)说出M地形区的地貌特征及其形成的主要人为因素。(4分)
(3)图示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时,对流经该地区的河流可能产生哪些不利的影响?(3分)
(4)近年来,C处附近的土地荒漠化进程加快,试分析该地区荒漠化土地产生的人为原因。(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