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完成23~25题。制约图示区域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 | B.地表形态及土地面积 |
C.热量条件及农作物产量 | D.水资源分布及数量 |
图示区域内,与古代相比,当代
A.河流水量更大 | B.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 |
C.交通线离山地更远 | D.山地森林覆盖率更低 |
图示区域城镇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森林破坏 B.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 D.地面沉降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植被由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原因是
A.水分差异 | B.热量差异 |
C.地形差异 | D.人类耕作方式的不同 |
下列关于西北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本区自东向西降水递减是因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 |
B.干旱是本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 |
C.本区生态环境的脆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沙质土壤 |
D.塔里木盆地多属于干旱和极端干旱区,分布大面积的沙漠和戈壁 |
下列关于荒漠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荒漠化只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
B.次生盐渍化不属于荒漠化的表现范畴 |
C.在我国荒漠化只存在于西北地区 |
D.荒漠化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
表中所列的是6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1~3题。
甲地 |
乙地 |
丙地 |
丁地 |
|
白昼时间 |
15小时30分 |
15小时09分 |
7小时20分 |
13小时56分 |
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A.甲乙丙丁 | B.甲乙丁丙 | C.丙甲乙丁 | D.丁丙乙甲 |
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球的公转②地球的自转③黄赤交角的存在④地方时的不同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天安门广场的五星红旗与旭日同升,那春分日的升旗时刻是
A.北京时间6点 | B.北京的地方时6点 |
C.此时伦敦时间为前一天的22点 | D.此时东京时间为7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