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细胞为 (真核或原核)生物细胞,判断理由是 。
图乙细胞为 (真核或原核)生物细胞,乙细胞中的④是 (物质),其所在的区域称为 ,该物质在图甲细胞中主要存在于 中的「 」 (填序号及名称)上。
(2)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是动物细胞无 、 和 ,而高等植物无 。
(3)研究人员对分别取自3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甲、乙、丙)进行分析、观察、实验,获得的结果如下表(表中的“√”表示“有”,“×”表示“无”)。
|
核膜 |
光合作用(能否) |
核糖体 |
细胞壁 |
甲 |
√ |
![]() |
√ |
√ |
乙 |
√ |
× |
√ |
× |
丙 |
× |
√ |
√ |
√ |
甲、乙、丙3种细胞最可能取自哪类生物?
甲 乙 丙
A.杨树 B.山羊 C.蘑菇 D.蓝藻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繁殖、生产药物及培育无病毒的植物等。据图甲、表乙回答问题.
A组 |
B组 |
C组 |
D组 |
E组 |
|
吲哚乙酸 |
0 |
3ppm |
3ppm |
0.03ppm |
0 |
细胞分裂素 |
0 |
0.2ppm |
0.002ppm |
1.0ppm |
0.2ppm |
花芽生长状况 |
仍是组织切块 |
形成愈伤组织 |
愈伤组织分化出根 |
愈伤组织分化出嫩芽 |
稍生长 |
表乙:植物的花芽分别在含有不同比例的吲哚乙酸和细胞分裂素的培养基中的生长状况
(1)植物细胞表现全能性的条件是、一定的营养物质、激素、无菌、适宜的温度等。
(2)用植物组织培养方法诱导相关植物组织形成具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状体结构,若包裹上人造种皮,制成人工种子,可以解决有些作物品种繁殖能力差、结子困难或发芽率低等问题。胚状体的形成要经过的生理变化大体上是图甲中[ ]和[ ]过程(括号内填标号)。
(3)生产实际中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茎尖或根尖组织可获得无病毒植株,主要原因是。
(4)从表乙的实验结果可看出:吲哚乙酸和细胞分裂素是实验中的两种重要物质。其中,新芽形成的必须条件是;而在培养形成完整新个体过程中,对它们的调控关键是。
阅读如下资料:
资料甲:科学家将牛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中,得到了体型巨大的“超级小鼠”;科学家用农杆菌转化法培育出了转基因烟草。
资料乙:T4溶菌酶在温度较高时容易失去活性。科学家用对编码T4溶菌酶的基因进行了改造,使其表达的T4溶菌酶第3位的异亮氨酸变为半胱氨酸,在该半胱氨酸与第97位的半胱氨酸之间形成一个二硫键,提高了T4溶菌酶的耐热性。
回答下列问题:
(1)资料甲属于基因工程的范畴。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小鼠体内常用法,受体细胞是。在培养有些转基因植物时,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先将目的基因插入农杆菌Ti质粒的T-DNA中,然后用该农杆菌感染植物细胞,通过DNA重组将目的基因插入植物细胞的上。
(2)资料乙中的技术属于工程的范畴,该工程是以分子生物学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或基因合成等方式,对原有蛋白质进行改造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的技术。该实例中,引起T4溶菌酶空间结构改变的原因是组成该酶的肽链的序列发生了改变,其实质是序列发生了改变。
甲、乙是染色体数目相同的两种二倍体药用植物,甲含有效成分A,乙含有效成分B。某研究小组拟培育同时含有A和B的新型药用植物。回答下列问题:
为了培养该新型药用植物,可取甲和乙的叶片,先用______酶和____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具有活力的_______,再用化学诱导剂如诱导二者融合,再诱导融合后的结构产生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杂种细胞,进一步将该细胞培养形成_______组织,然后经过_______形成完整的杂种植株。这种培养技术称为________。
根据基因工程的有关内容在下列横线上填写适当的文字。
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____
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请据题分析作答:
甲兴趣小组想探究的具体问题是:酵母菌是否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CO2。现提供若干套(每套均有数个)实验装置如图Ⅰ(a~d)所示:
图Ⅰ图Ⅱ
(1)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无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
(2)乙兴趣小组利用图Ⅱ所示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
①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置对照实验(装置Ⅲ),装置Ⅲ除用代替NaOH溶液外,其他设计与装置Ⅱ相同
②请预测与结论相符合的现象,并填写下表:
序号 |
装置中红色液滴的移动现象 |
结论 |
|
装置Ⅱ |
装置Ⅲ |
||
1 |
a________ |
b 不移动 |
只进行有氧呼吸 |
2 |
c 不移动 |
d________ |
只进行无氧呼吸 |
3 |
e________ |
f________ |
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
(3)请写出糖类(葡萄糖)经过酵母菌代谢活动后变成酒精的化学反应式_。若酵母菌消耗的O2为3mol/L,而释放的CO2为9mol/L,则酵母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