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无论是汶川大地震,还是玉树地震或是舟曲的泥石流灾害,每次灾害发生后人们都能看到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政府科学调度,抢救被困人员,转移安置群众等各项工作在有力有序进行。我们的救灾应急机制更加健全,灾后重建更加科学。频繁的自然灾害让我们屡遭创伤和苦难,中国却没有被压倒,中国挺起了她不屈的脊梁!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材料中“不屈的脊梁”指的是什么?中国为什么必须“挺起不屈的脊梁”?(6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当前台湾岛内的局势出现了一些有利于遏制“台独”的新的积极因素,两岸关系也出现了某些缓和的迹象,但是和“台独”分裂势力的斗争依然是严峻复杂的。
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四点意见: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第四,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请联系实际回答:怎样才能推动两岸早日实现统一?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对国务院等国家机关的工作报告充分审议的基础上,分别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和《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在这些决议中,既对这些国家机关2004年的工作作出评价,又对这些国家机关2005年的工作提出了要求。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政治现象?
(2)根据上述材料回答在我国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从1998年3月至2002年底,九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已审议通过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112件,其中宪法修正案1件,法律74件(新制定35件,修改39件),法律解释8件,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29件,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九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以对人民负责的精神,重视提高立法质量,与时俱进,勇于探索,开创出了许多新做法、新经验。
上述材料体现了政治常识的哪些道理?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的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持续发展。
运用国家职能的有关知识,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谈谈为什么国家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两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对非公有制经济“贯彻平等准入、公平待遇原则”,“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的政策,是市场经济( )
①平等性的客观要求 ②竞争性的客观要求 ③法制性的客观要求 ④开放性的客观要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