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工作中,我们要学会团结,学会协作,学会取长补短,因为一个人的智慧和力量总是有限的,就像俗话所说,一个巴掌拍不响。 |
B.战士小李去年探亲期间,曾和乡亲们一同英勇抗击桑美台风,但回部队后他一直没说,直到家乡给部队寄来感谢信,这才东窗事发,受到表彰。 |
C.博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写博客的动机却各不相同:一些人写博客是为了“扬名立万”,更多的人写博客则是为了真实地记录自己的人生。 |
D.一个进名牌大学不久的学生因生活不能自理而退学,对此,教育学家指出,孩子应该干、可以干的事情,就要让他们自己去干,父母不要指手画脚。 |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古今意义都一样的一项是()
A.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 B.行李之往来 |
C.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 D.沛公居山东时 |
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夸张) | 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反问) |
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偶) | D.粪土当年万户侯(比喻) |
下列两句话的横线上一次填入的两句应当是()
①鉴赏诗歌,正是要通过语言媒介,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诗人都是大自然的朋友,我国唐代有山水、边塞诗派,英国有“湖畔派”,山川风物给他们灵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a.感受作品中鲜明的形象,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体会诗歌的意境美。b.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体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作品中鲜明的形象。
②a.他们从春花秋月中寻求寄托。b.春花秋月给他们以寄托。
A.aa | B.ab | C.ba | D.bb |
下列各句中的“之”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1)顷之未发(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4)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5)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6)臣请入,与之同命
(7)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8)是寡人之过也
(9)怅恨久之(10)公从之
A.(1)(9)/(2)(10)/(3)(5)/(4)/(6)(7)(8) |
B.(1)(3)/(2)/(4)(5)/(7)(10)/(6)(8)(9) |
C.(1)(9)/(2)/ (3)(5)/(4)(6)(10)/(7)(8) |
D.(1)(3)/(2)(10)/(5)(8)/(4)(6)/(7)(9) |
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
A.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 B.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
C.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 D.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