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1分子的磷酸、碱基和化合物a构成了化合物b,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m为腺嘌呤,则b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
B.在禽流感病毒、幽门螺杆菌体内b均为4种 |
C.若ATP断裂两个高能磷酸键,脱去两个磷酸基团, 可形成b,则a为核糖 |
D.若a为脱氧核糖,则由b构成的核酸完全水解![]() |
一只雌鼠的染色体上的某基因发生突变,使得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若该雌鼠为杂合子,让其与野生型雄鼠杂交,子一代如下表1:
F1表现型 |
突变型♀ |
野生型♀ |
突变型♂ |
野生型♂ |
比例 |
1 |
1 |
1 |
1 |
再从F1代中选用野生型♀、野生型♂的个体进行杂交,其后代(F2)表现如下表2:
F2表现型 |
突变型♀ |
野生型♀ |
突变型♂ |
野生型♂ |
比例 |
100% |
0 |
0 |
100% |
由此可推知该基因突变为:(注:突变型基因为显性基因的为显性突变;突变型基因为隐性基因的为隐性突变)()
A.显性突变 、位于常染色体上 B隐性突变、位于常染色体上
C.显性突变 、位于X染色体上 D隐性突变、位于X染色体上
基因突交对大多数生物而言是不利的,但却是生物进化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下列对这一问题解释中最准确的是 ( )
A.基因突变是主物变异的主要来源,有利的变异对生物是有利的、而且是定向的变异 |
B.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作用却是定向的 |
C.因为基因突变不利于生物个体的繁殖,容易导致绝种,所以活下来的物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 |
D.凡是发生基因突变的个体都可能导致死亡,但却出现了适者生存的结果,导致了生物的迸化 |
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来自于 ()
A.生物的新陈代谢 | B.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
C.生物的高繁殖率 | D.生物之间的斗争 |
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他们的双亲中都有一个白化病患者,预计他们生一个白化病男孩的概率是()
A.12.5% | B.25% | C.75% | D.50% |
控制细胞分裂次数的“时钟”是位于染色体两端的一种特殊构造(端粒 )。随着细胞分裂而变短。癌细胞中,存在延长端粒的酶,正常人的生殖中也有。据此你认为体细胞不能无限分裂的原因是()
A.缺少合成端粒的氨基酸 |
B.缺少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 |
C.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 |
D.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没有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