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与生物遗传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型为Aa的个体连续自交3代后,子代中隐性性状个体所占的比例为3/8 |
B.已知黑斑蛇与黄斑蛇杂交,子一代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若再让F1黑斑蛇自由交配,F2中有黑斑蛇和黄斑蛇,可据此判断蛇斑的显隐性 |
C.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表明,基因型为Bb的动物,在其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B与B分开发生在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时,B和b的分开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细胞时 |
D.用豌豆进行遗传实验,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人工授粉后应套袋 |
下图是两次注射同一种抗原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二次注射同一种抗原后,记忆细胞大量形成浆细胞 |
B.与第二次相比,第一次注射抗原产生的抗体效率低,保持时间较短 |
C.图中说明预防接种往往需注射同种抗原2至3次,每次要隔一定时间 |
D.图中说明抗原接种量越大,产生的抗体越多 |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取决于
A.生产者 | B.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
C.分解者 | 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
下列关于丰富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群落中生物个体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
B.不同群落生物的丰富度不同 |
C.从赤道到北极,群落的丰富度逐渐减少 |
D.丰富度越大的群落,其结构越复杂 |
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生物是
A.家兔 | B.鱼类 | C.鸟类 | D.草履虫 |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出现过植被的地方,群落只能发生次生演替
②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属于种群空间特征
③种群的年龄组成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④生态系统都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功能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