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某企业生产A商品200万件,价值总量为2200万元;2011年该企业通过技术革新,劳动生产率提高25%,并推动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假设其他条件不变,2011年这个企业全年生产的A商品的价值总量为
A.2200万元 | B.2750万元 | C.2500万元 | D.3025万元 |
文化部和财政部要求2011年底之前,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免费开放,这体现的文化生活的道理是()
A.变革文化传播方式,促进先进文化的发展 |
B.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 |
C.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
D.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追求更高思想道德目标 |
2010年产生的网络新词,像“给力”、“涨时代”、“神马都是浮云”等,多为新事件、新闻人物的浓缩和概括。这表明()
A.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
B.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目的 |
C.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 |
D.文化创新来源于创作者的灵感 |
2010年11月,随着《哈7》上映,在全世界的哈利波特文化现象愈加猛烈,在研究其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时,美国学者戴维·科尔伯特写到:“读罗琳女士(《哈》作者)的书的乐趣之一是你可以发现她游戏般地隐藏在文字中的一国历史、传说和文学典故。”该学者的观点启发我们进行文化创作时要
A.全盘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
B.注重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
C.必须抛弃传统文化中消极的东西 |
D.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
两百多年前,《周易》被译介到欧洲。欧洲哲学家和科学家从《周易》卦象
中得到启示,提出二进制数学,后来二进制数学成为电子计算机的理论基础
之一。这一现象说明()
A.中华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母体 |
B.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
C.文化的交流、借鉴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
D.先进民族文化必然不断取代落后民族文化 |
2010年6月8日,“澳大利亚文化年”在北京正式拉开帷幕,2011年至2012
年还将在澳大利亚举办“中国文化年”。中澳互办文化年表明()
A.文化在相互渗透中融合 |
B.文化在相互继承中发展 |
C.文化在相互推崇中竞争 |
D.文化在相互交流中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