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氯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氯气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 |
| B.35 17Cl、37 17Cl为氯元素不同的核素,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
| C.红热的铜丝在氯气里剧烈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雾 |
| D.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久置氯水最终变为稀盐酸 |
下列实验中,有关仪器的下端必须插入液面以下的是
①制备乙烯时用的温度计;②制备氯气装置中的分液漏斗;③制取氨水时氨气溶于水的导管;④制备氢气的简易装置中加入稀硫酸用的长颈漏斗;⑤分馏石油时的温度计;⑥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乙酸乙酯蒸气通入饱和Na2CO3溶液的导管。
| A.①②④ | B.①④ | C.①②③⑥ | D.①②③④ |
短周期元素X、Y、Z和W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且在同一周期,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X和Y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数比6:7,X的最高正价是W的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单质可以通过铝热法获得 | B.Y的氧化物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
| C.Z的氢化物比W的氢化物更稳定 | |
| D.X的最高价氧化物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化合的产物中有共价键和离子键 |
下列各条件下可能共存的离子组是
A.某无色溶液中:NH 、Na+、Cl-、MnO![]() |
| B.在含有大量I-离子的溶液中:Cl¯、Fe3+、Al3+、Cu2+ |
C.在c(H+)=1×10-13mol·L-1的溶液中:NH 、Al3+、SO 、CO![]() |
| D.在加入Al能放出大量H2的溶液中:NH4+、SO42¯、C1¯、Na+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含有4mol Si—O键的石英晶体中,氧原子的数目为2NA |
| B.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
| C.标准状况下,1L辛烷完全燃烧后,所生成气体产物的分子数为8NA/22.4 |
| D.0.1L 2mol•L-1的(NH4)2S溶液中含有的S2-数目为0.2 NA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稀NaOH清洗沾到皮肤上的苯酚 |
| B.Na2CO3溶液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
| C.配制FeCl3溶液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Fe和稀盐酸 |
| D.用冷凝的方法从氨气、氮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中分离出氨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