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a mo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x mol Cl2。下列各项为通Cl2过程中,溶液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其中不正确的是( )
A.x=0.4a,2Fe2++Cl2=2Fe3++2Cl- |
B.x=0.6a,2Br-+Cl2=B![]() |
C.x=a,2Fe2++2Br-+2Cl2=Br2+2Fe3++4Cl- |
D.x=1.5a,2Fe2++4Br-+3Cl2=2Br2+2Fe3++6Cl- |
生活中的某些问题常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合金材料中不可能含有非金属元素 |
B.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 |
C.日本福岛核电站爆炸时释放的两种放射性核素![]() ![]() |
D.明矾溶于水生成的Al(OH)3胶体,可除去水中的悬浮颗粒杂质 |
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由亚硫酸钠和硫粉通过化合反应制得:Na2SO3 + S Na2S2O3,常温下溶液中析出晶体为Na2S2O3·5H2O。Na2S2O3·5H2O于40~45℃熔化,48℃分解;Na2S2O3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在水中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Ⅰ.现按如下方法制备Na2S2O3·5H2O:
将硫化钠和碳酸钠按反应要求比例一并放入三颈烧瓶中,注入150mL蒸馏水使其溶解,在分液漏斗中,注入浓盐酸,在装置2中加入亚硫酸钠固体,并按下图安装好装置。
(1)仪器2的名称为,
装置6中可放入。
A.BaCl2溶液 | B.浓H2SO4 | C.酸性KMnO4溶液 | D.NaOH溶液 |
(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注入浓盐酸使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较均匀的通入Na2S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并用磁力搅拌器搅动并加热,反应原理为:
①Na2CO3+SO2 =Na2SO3+CO2
②Na2S+SO2+H2O=Na2SO3+H2S
③2H2S+SO2=3S↓+2H2O
④Na2SO3+SNa2S2O3
总反应为:2Na2S+Na2CO3+4SO2= 3Na2S2O3+CO2
随着二氧化硫气体的通入,看到溶液中有大量浅黄色固体析出,继续通二氧化硫气体,反应约半小时。当溶液中pH接近或不小于7时,即可停止通气和加热。溶液PH要控制不小于7理由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Ⅱ.分离Na2S2O3·5H2O并标定溶液的浓度:
(1)为减少产品的损失,操作①为,操作②是抽滤洗涤干燥,其中洗涤操作是用
(填试剂)作洗涤剂。
(2)蒸发浓缩滤液直至溶液呈微黄色浑浊为止,蒸发时为什么要控制温度不宜过高
(3)称取一定质量的产品配置成硫代硫酸钠溶液,并用间接碘量法标定该溶液的浓度:用分析天平准
确称取基准物质K2Cr2O7(摩尔质量294g/mol)0.5880克。平均分成3份分别放入3个锥形瓶中,加
水配成溶液,并加入过量的KI并酸化,发生下列反应:6I-+Cr2O72-+14H+=3I2+2Cr3++7H2O,再加入几滴
淀粉溶液,立即用所配Na2S2O3溶液滴定,发生反应:I2+2S2O32-=2I-+S4O62-,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三次消耗Na2S2O3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0.00mL,则所标定的硫代硫酸钠溶液
的浓度为mol/L。
Ⅰ.800℃时,向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H2O维持恒温,发生反应CO(g)+H2O(g)H2(g)+CO2(g),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反应时间/min |
0 |
2 |
4 |
6 |
n(CO)/mol |
1.20 |
0.90 |
0.80 |
|
n(H2O)/ mol |
0.60 |
0.20 |
①反应在2 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H2O)=___________;
②800℃时,化学平衡常数K的值为_______________;
③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0molH2O,与原平衡相比,达到新平衡时CO转化率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④在恒温恒压密闭容器中通入CO和H2O各1 mol发生该反应,当反应达到平衡后,维持温度与压强不变,t1时再通入各1 mol的CO和H2O的混合气体,请在右图中画出正(v正)、逆(v逆)反应速率在t1后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图。
Ⅱ.实验室中利用复分解反应制取Mg(OH)2。实验数据和现象如下表所示(溶液体积均取用1mL):
组别 |
药品1 |
药品2 |
实验现象 |
I |
0.01 mol/L NaOH溶液 |
0.01 mol/L MgCl2溶液 |
生成白色沉淀 |
II |
0.01 mol/L氨水 |
0.01 mol/L MgCl2溶液 |
无现象 |
III |
0.1 mol/L氨水 |
0.1 mol/L MgCl2溶液 |
现象III |
IV |
0.1 mol/L氨水 |
0.01 mol/L MgCl2溶液 |
生成白色沉淀 |
V |
0.01 mol/L氨水 |
0.1 mol/L MgCl2溶液 |
无现象 |
①现象III是;
②如果向0.028 mol/L的MgCl2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NaOH溶液,请计算NaOH溶液的浓度至少达到
mol/L时,溶液中开始出现白色沉淀(Ksp(Mg(OH)2)= 5.6×10-12)。
③MgCl2溶液和氨水混合后存在下列化学平衡:Mg2+(aq) + 2NH3·H2O(aq)2NH4+(aq) + Mg(OH)2(s)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列出该反应平衡常数K与Kb(NH3·H2O)、Ksp(Mg(OH)2)的关系式。
向20mL 0.5mol/L的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烧碱溶液,测定混合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混合溶液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b点>a点 |
B.由水电离出的c(OH—):b点>c点 |
C.从a点到b点,混合溶液中可能存在:c(CH3COO—)= c(Na+) |
D.b点到c点,混合溶液中一直存在:c(Na+)>c(CH3COO—)>c(OH—)>c(H+) |
化合物A、B、C、D各由两种元素组成,甲、乙、丙是前两周期元素的三种单质。这些常见的化合物与单质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已知C是一种有机物),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种单质的晶体一定是分子晶体
B.上述转化关系所涉及的化合物中有一种是电解质
C.上图所示的五个转化关系中,有三个是化合反应
D.上图所示的五个转化关系中,均为氧化还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