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示意图”,回答18—20题。

甲区的自然景观与乙区截然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甲区深居内陆、降水量少
B.乙区日照时间长,积温高
C.乙区人类活动历史悠久,人口密度大
D.甲区全年气温低、光照时数少

对乙自然区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B.河流流量大,无结冰期
C.热量丰富
D.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丙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
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城市中心与郊区垂直方向上的气压(P)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城郊之间正确的环流方向是()

A.E→A→B→G→E B.E→G→B→A→E
C.G→E→A→B→G D.G→E→B→A→G

在上图所表示的高度范围内,下图中正确表示城郊之间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差(F)的是()

读“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受①气压带和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当气压带③被切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值北半球夏季,北京盛行东南风
B.南亚盛行东北风
C.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
D.我国东南沿海常受台风影响

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不属于图内反映的是()

A.断层 B.褶皱
C.滑坡 D.岩石运动方向

下列不可能由图示作用形成的是()

A.喜马拉雅山 B.庐山
C.天山 D.东非裂谷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后带来的直接影响是气温上升。有专家估计,到 21 世纪末,全球气温将比现在增加 2℃~5℃,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二氧化碳能对地面产生保温作用,是因为()

A.大气能吸收大量的太阳辐射,并把吸收的热量传给地面
B.大气逆辐射能对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起到补偿作用
C.大气通过反射.吸收.散射把太阳辐射传给地面
D.臭氧层大量吸收紫外线,并把吸收的热量传给地面

如果全球气温持续这样的变化趋势,我国将来最有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天山的雪线将下降 B.鄱阳湖水面将上升
C.亚热带与暖温带之间的界线将北移 D.一月 0℃等温线将南移

读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候成因相同的一组是()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丙

下列关于四种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气候类型只出现在亚洲②乙气候类型在各大洲均有分布
③丙气候类型分布大陆东岸 ④丁气候类型在欧洲分布最广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