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一种可测定呼吸速率的密闭系统装置,把三套装置放在隔热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三装置中
种子的质量相等)。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hC>hB>hA
B.当种子中的有机物消耗完毕,温度计读数hC最高
C.若取适量的幼胚研碎,滴加少量的DCPIP(一种染色剂,被还原后为白色),一段时间后DCPIP颜色逐渐
变白,原因是种子在呼吸过程中产生还原剂[H]
D.相同时间内A、B两试管有色液滴右移的距离相同
我国科学家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并成功表达,培育出了抗虫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载体中的启动子对于抗虫基因在棉花细胞中的表达不可缺少 |
| B.重组DNA分子中增加一个碱基对,不一定导致毒蛋白的毒性丧失 |
| C.抗虫棉的抗虫基因可通过花粉传递至近缘作物,从而造成基因污染 |
| D.转基因棉花是否具有抗虫特性是通过检测棉花对抗生素抗性来确定的 |
小鼠的海拉细胞有氯霉素抗性,通过显微操作,把无氯霉素抗性的小鼠体细胞的核取出,注入去核的小鼠海拉细胞中,然后将这一杂交细胞培养在含有氯霉素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杂交细胞持续分裂。这一核移植实验说明海拉细胞的氯霉素抗性遗传属于( )
| A.细胞质遗传 | B.细胞核遗传 | C.显性遗传 | D.无法确定何种遗传方式 |
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解葡萄糖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
| B.叶绿体基粒具有双层膜 |
| C.内质网与脂肪的合成有关 |
| D.血红蛋白是由核糖体合成,内质网加工及高尔基体分泌的 |
为探究生长素对某植物花粉管伸长的影响,某校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课外实验,得到下表结果:
| 外加生长素浓度(mg/L)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 花粉管平均长度(mm) |
0.5 |
3.6 |
5.5 |
6.4 |
5.2 |
3.1 |
0.4 |
0.2 |
由表中数据得到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 A.外加生长素浓度为3.0(mg/L)时,是促进花粉管萌发的最适浓度 |
| B.外加生长素浓度高于6.0(mg/L)时,对花粉管的萌发起抑制作用 |
| C.外加生长素浓度为0(mg/L)时,花粉管中不含有生长素 |
| D.生长素对花粉管的伸长作用具有两重性 |
下图表示植物子房重量随时间的变化的状况。经下列不同处理后,子房重量表现为图中曲线变化的是()
①植物受粉之后
②有一定浓度的吲哚乙酸处理雌蕊之后
③虫子吃掉了幼嫩的种子之后
④在花蕾期用纸袋把黄瓜雌花套住之后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