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1年6月21日至22日,“2011中国·濮阳精品杂技艺术节”在河南濮阳举行。此次精品杂技艺术节突出高水准、国际化、娱乐性和创造性,展示了极品杂技的惊险奇幻和顶级魔术的精彩绝伦。回答16-17题。
河南省濮阳市华东区东北庄村与河北吴桥并称为中国杂技“南北两故里”,当地有悠久的杂技历史,群众基础非常广泛。“锄头叉把当道具,房前屋后练杂技”,这就是群众生活的真实的写照。这主要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A.继承传统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B.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C.文化是一定经济在精神上的反映 D.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检验标准

有“中国杂技之乡”之称的东北庄村杂技兴起于元末明初,东北庄村人在“玩把戏”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和吸收其他艺人的长处加以创新,使“把戏”的内容日益丰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杂技艺术。东北庄村杂技艺术的发展历程说明(   )

A.文化发展是在不同文化交流、借鉴中不断创新的过程
B.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D.文化创新就是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的过程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文化创新的途径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用陪驾交换电脑维修,用杨式太极拳招式交换摄影技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技术交换”中,成为“换客一族”。“技术互换”是一种绿色的学习方法,如今已成为学生和白领中流行的一种交换形式。从市场角度看,下列关于“技术交换”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交换中的“技术”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②“技术交换”的过程也就是商品流通的过程
③从结果上看,“技术交换”属于租赁消费
④“技术交换”也应该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也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因此,中华民族文化要实现创新就必须()

A.对传统文化进行大胆的抛弃
B.植根于传统文化的丰沃土壤
C.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
D.面向世界,汲取世界各国文化的优秀成果

2014年3月13日,是农历的二月二。农历二月初二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龙头节”,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民谚“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的美好愿望。这表明()
①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②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透过民族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民族文化的韵味
④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没有底蕴的开放是瓦解,没有原则的包容是妥协,没有扬弃的继承是退化。”这一观点启示我们,在文化发展过程中()
①借鉴外来文化应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②继承传统文化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③推动文化创新需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④实现文化融合需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与单纯设计的科技产品相比较,融合了国画、中国红等文化元素,设计独特的笔记本、冰箱等电子产品颇受消费者热捧。这体现了()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
C.文化总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D.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