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康有为借助经学外衣和孔子的权威来宣传维新变法,而新文化运动先进分子则把斗争矛头直指孔教,两者说明的共同问题是

A.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
B.儒家思想成为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阻碍
C.儒家思想已不适应时代需要,成为革命对象
D.儒家学说倡导社会变革,成为维新派维新变法的有力工具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维新思想的历史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五四运动之前,鼓吹新文化的报刊仅有《新青年》及发行才数月的《每周评论》、《新潮》、《国民》等。五四运动之后,自1919年6月起,年余之间,新出的周刊、旬刊、半月刊、季刊,多达四百种左右,大都为大学、专门学校及中等学校学生所创办。这说明()

A.五四运动的目标是文化启蒙
B.五四运动是爱国救亡运动
C.五四运动促进了新文化传播
D.五四运动有广泛群众基础

下图为刊登在《巴黎人》杂志上的一张名为“向北京进军”的法军海报,印证了1900年法国侵略中国的历史。这次侵略战争()

A.将战火从江南扩大到了华北地区
B.导致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C.逼迫清政府允许其在华投资设厂
D.使列强获得武装控制京津的特权

甲午中日战争后,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反映了甲午中日战争对有识之士的影响是()

A.开始认识到中国落后于西方
B.开始思考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C.开始寻求“王朝中兴”之路
D.开始研究策划政治革新之路

“它可以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与第一第二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其惨败代价之大足证我民族要生存绝不可以开倒车。”文中“它”产生于()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1859年,洪仁玕提出由私人集资筹建“书信馆”,并用火车运送邮件,“以通各色家信”。这反映了()

A.太平天国大力发展近代事业
B.洋务派致力于“自强”“求富”
C.近代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D.太平天国提出进步的改革方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