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女生已经开始觉醒,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为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你认为上述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次历史事件密切相关 ( )
A.辛亥革命 | B.新文化运动 | C.五四运动 | D.新中国成立 |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出自宋真宗赵恒)这首诗不能说明
A.皇族考取功名后承袭恩荫 |
B.宋朝重视伦理道德的教化作用 |
C.儒家经典成为学校教科书 |
D.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
“国弱民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上述言论体现的是
A.君民对立、加强统治的法家思想 |
B.实行仁政、缓和矛盾的儒家思想 |
C.消除等级、主张兼爱的墨家思想 |
D.憎恶权术、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
西汉时期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主要体现
①鼓吹“天人感应”②主张“制天命而用之”③宣扬“君权神授”④强调“大一统”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前四世纪是东西方哲学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当时对儒家的民本思想与智者学派的“人文主义”思想出现的社会背景主要的不同是
A.讨论主题不同 | B.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 |
C.价值取向不同 | D.诞生的政治氛围不同 |
“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以兔可分以为百也,由名分之未定也。夫卖兔者满市,而盗不敢取,由名分已定也。……故夫名分定,势治之道也;名分不定,势乱之道也。”请根据所节录文献内容判断,这段文字最有可能表达的是下列哪一派的观点
A.儒家 | B.法家 | C.墨家 | D.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