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
B.甲、乙、丙之间为竞争关系,第3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 |
C.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 |
D.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逐渐提高 |
有关高等生物体内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凋亡 |
B.细胞凋亡、分化、分裂和癌变均与基因有关 |
C.经细胞分化后,细胞种类增多,但每个细胞的全能性降低 |
D.癌变细胞的粘连蛋白减少,细胞周期延长 |
某农作物表观光合速率与温度、CO2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温度为30℃,最有利于提高该作物的产量 |
B.当温度从10℃升至20℃时,呼吸速率不断下降 |
C.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与环境中CO2的浓度有关 |
D.随着表观光合速率降为0,真正光合速率也降为0 |
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弄清了许多发生在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5N标记核苷酸弄清了分裂期染色体的数量变化 |
B.用180标记H2O和CO2有力的证明明了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
C.用14C标记CO2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
D.用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噬菌体去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
表1所示为探究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实验,表2所示为探究酶的专一性的实验。据表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表1所示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温度 |
B.表l所示实验的观察指标不能用碘液检测 |
C.表2所示实验应该先加酶溶液后加本尼迪特试剂 |
D.表2所示实验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后要水浴加热 |
下图表示人体内的某化学反应,有关该反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a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 |
B.参与b过程的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
C.a、b过程伴随着能量变化 |
D.反应速率与温度、pH值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