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利用含有这两种物质的混合染色剂对真核细胞进行染色,显微观察可以发现
A.绿色主要位于细胞核中 | B.红色主要位于细胞核中 |
C.只有细胞核被染成红色 | D.只有细胞质被染成绿色 |
艾弗里和他的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下面有关表格信息的推导错误的是 ( )
实验组号 |
接种菌型 |
加入S型菌物质 |
培养皿长菌情况 |
① |
R |
蛋白质 |
R型 |
② |
R |
荚膜多糖 |
R型 |
③ |
R |
DNA |
R型、S型 |
④ |
R |
DNA(经DNA酶处理) |
R型 |
A. ①能证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
B.②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
C.③和④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
D.①~④不能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以“研究××病的遗传方式”为子课题。下列调查的遗传病与选择的方法最合理的是
A.多指症,在学校内随机抽样调查 |
B.苯丙酮尿症,在市中心随机抽样调查 |
C.血友病,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
D.青少年型糖尿病,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
对于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不正确的描述是
A.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 |
B.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正常细胞和染色体加倍的细胞 |
C.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染色体加倍的连续过程 |
D.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方面,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相似 |
某学生为了验证唾液的功能,做了如下一组实验:取甲、乙两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糊(2 mL),甲试管内又加入了2 mL唾液。两试管同时在37℃的温水中保持10 min后取出,各加入0.5 mL碘液,发现只有乙试管内呈蓝色反应。此学生的实验程序有一个错误,请你指出
A.乙试管应置于低温或室温 |
B.乙试管应加4 mL唾液 |
C.乙试管应加与唾液等量的蒸馏水 |
D.应再加一个试管,内加些酸或碱 |
实验中的变量主要有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下列不属于控制无关变量相关操作的是( )
A.验证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的实验中,首先将实验植物进行饥饿处理 |
B.验证温度影响酶活性的实验中,先将每一组底物和酶溶液分别置于相同温度条件下后再混合 |
C.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中,将叶片的一半用黑纸包住 |
D.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制备滤纸条时剪去两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