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同学为了研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处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的高度为8厘米的圆柱体金属块缓缓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不同深度h和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h(厘米)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F(牛) |
7. 15 |
6.55 |
5.95 |
5.35 |
4.75 |
4.75 |
4.75 |
F浮(牛) |
(6) |
0.6 |
1.2 |
(7) |
(8) |
|
|
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物体重 (5) 牛;
完成表格填写;
分析表中第2列到第6列数据,可得出结论: (9) 。
分析表中第7列到第8列数据,可得出结论: (10) 。
作为电路中极其重要的元件之一,电源本身也有电阻,如干电池,我们可以把它看成由一个电压为 的理想电源与一个阻值为 的电阻串联而成,如图甲所示,为了测量 和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电路,已知 , ,当闭合开关 , 时,电压表读数为 ,当闭合开关 , 时,电压表读数为 ,则理想电源电压 ,电池内阻 ,多次测量往往能减少误差,该同学把电阻换成电阻箱,变换阻值,测出了多组电阻值(用 表示)与相对应的电压表示数(用 表示),然后他做出了 与 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这条直线与纵轴的交点越向上远离坐标原点,说明电源电压 (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为使实验的效果更好,实验室内光线应 一些(选填“强”或“弱”);实验中某同学将玻璃板及点燃的蜡烛放置好后,在玻璃板另一侧移动未点燃的蜡烛,观察到未点燃的蜡烛与点燃蜡烛的像重合时,记录下了物、像、镜的位置,接下来的操作应是 (选填“整理实验器材”或“改变蜡烛位置多次实验”),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像与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 。
徐老师和同学们在实验室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时,观察到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则所测水的沸点为 ,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该处大气压 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开始实验时烧杯内最好装入热水,这样做的好处是 。
如图1是小张同学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连接的电路,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电源电压为 。
(1)同组同学发现电路(如图1)未连接完整,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电路连接完整。
(2)电路连接正确后,他们进行实验。若电压表的示数为 ,为了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 移动(填“ ”或“ ”),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此时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2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
(3)若在实验中小灯泡的灯丝突然被烧断,则电压表示数将 。
(4)假设电压表的 量程已损坏,只有 量程能正常使用,若利用现有器材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请在图3虚线框内画出你设计的电路图。
(5)若将此实验中的小灯泡换成定值电阻,还可探究 。(写出一个即可)
杨林他们实验小组在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中,利用器材进行了如图的实验,并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
实验次数 |
物重 |
空桶重 |
拉力 |
桶与水重 |
浮力 |
排开水重 |
1 |
0.6 |
0.1 |
0.3 |
0.3 |
0.3 |
0.2 |
2 |
1.1 |
0.1 |
0.6 |
0.6 |
0.5 |
0.5 |
3 |
3.0 |
0.1 |
2.0 |
1.1 |
|
1.0 |
(1)将表格中第三行的数据补充完整。
(2)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发现,第一组数据明显与其他组数据反映的规律不符。为了得出结论,他将第一组数据中的桶与水重 改为 ,排开的水重 改为 .请你评价他的这种做法: 。针对此实验数据,你的做法是 。
完成上述实验后,该组同学还想知道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液体密度是否有关,利用上面的器材,设计了如下实验,对其中一个物体在水中和盐水中所受浮力进行探究:
①测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 ;
②将物体浸没在水中某一深度,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 ;
③将该物体浸没在盐水中同一深度,再次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 ;
如果 ,则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 ;
如果 ,则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 ,写出盐水密度的表达式 。( 已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