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产业发展特点与条件的有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008年12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这标志着,珠三角地区下一阶段的改革发展规划正式纳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框架。30年来,得益于中央的政策优惠,凭借广东人敢想敢拼的劲头,广东率先打破了思想和体制禁锢,率先杀出一条血路,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书写了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
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的工业为_____密集型产业主导的出口加工型工业,主要工业部门为_____工业.( 4分)
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A 当地雄厚的工业基础 B 丰富的矿产资源
C 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D 外来资金和设备与技术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珠三角工业发展呈现了以_____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特点,尤其以______工业部门最为突出。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珠三角GDP迅速增长,珠三角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4年吞月21日,习近平在亚信峰会上提出,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为沿线国家和地区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
材料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域辽阔,自然及旅游资源丰富。新疆作为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互通互联的枢纽,交通地位十分重要。
材料三“一带一路”示意图。
(1)指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自然景观的变化特点及主要成因。(2分)
(2)简析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经济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
(3)“丝绸之路经济带”联系了我国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和德国鲁尔区等传统工业区的成功转型对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借鉴意义有____。
(4)从地理角度说明“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对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中线调水进京。重点解决北京、石家庄、郑州等沿
线20多座大中城市(如下左图)的缺水问题,并兼顾沿线生态环境和农业用水。
材料二华北地区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图(上右图)
材料三多年的实践证明,以城市供水为目标的明渠输水方式在水质、水量保证、安全可靠运行、管理等方面都存在明显难以解决的缺陷,并为此付出了不小的环境和经济代价。
(1)分析华北地区缺水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
(2)指出受水城市为解决水资源不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5分)
(3)简述京津地区采用明渠输水方式的不利条件。(4分)
【环境保护】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11月北京APEC会议期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采取了一系列减排措施,成效显著。久违了的蓝天、白云出现在市民眼中。据环保部统计,11月1日至12日,北京市空气中各项污染物平均浓度均达到近5年同期最低水平。媒体和网民将这种难得一见的好天气称作“APEC蓝”。
“APEC蓝”的出现向社会表明了什么?如何才能保住“APEC蓝”?
【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北纬27.1度,东经103.3度)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截至2014年8月6日10时30分,地震共造成589人遇难,灾区交通、电力、通信全面中断,损失惨重。鲁甸县总面积1519平方千米,震中区鲁甸县龙头山镇人口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65人。
分析此次地震损失惨重的原因。
旅游地理】据统计,2014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全国各知名景区如西湖、黄山等出现客流井喷现象,看景成了看人。下图示意2014年10月1日杭州西湖涌金桥的拥堵景象。
列举上述现象给旅客带来的主要不利影响,并说说热门景区在应对旅客拥堵的问题上可采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