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关于“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相关问题。
⑴下面是全班20个实验小组的实验数据汇总表(注:每个小组计数50个细胞,实
验条件与观察计数方法相同)
实验小组] |
间期 |
分裂期 |
||
前期 |
中期 |
后期和末期 |
||
1 |
43 |
4 |
1 |
2 |
2 |
44 |
3 |
0 |
3 |
… |
… |
… |
… |
… |
20 |
43 |
2 |
1 |
2 |
全班总计 |
880 |
67 |
18 |
35 |
若已知洋葱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周期为12.0h,请根据上述数据计算出间期所占的时间
H,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有丝分裂细胞周期有何特点? 。实验发现细胞周期长短受很多因素影响,其中与根尖培养温度有关,请解释原因
。
⑵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1-3组同学在剪取洋葱根尖后立即进行的操作
步骤如下表,请据表回答:
组别 |
操作步骤 |
||||
解离 |
漂洗 |
染色 |
制片 |
观察 |
|
1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注:“+”表示已操作,“-”表示未进行该操作。
1-3组同学观察到的实验结果依次分别是 。
A.染色体未染上颜色,无法看清 B.细胞重叠,看不到染色体
C.染色体染上颜色,清晰可见 D.染色体着色很浅,模糊不清
⑶某组同学做“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时,绘制了细胞分裂期的三个时期模式图,请在下图右侧方框中画出细胞分裂期中所缺时期的模式图。
为“探究食盐对草履虫的影响”。请依据所给的材料和用具,在给出的步骤的基础上完成实验方案并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和得出相应的结论。
实验原理:草履虫具有应激性,它对外界刺激能发生反应。
材料和用具:草履虫培养液、食盐、吸管、显微镜、载玻片、镊子、吸水纸
实验方案实施步骤:
|
①从草履虫培养液中吸一滴含有草履虫的培养液,滴在载玻片的左侧,右侧滴一滴不含草履虫的培养液,并将两滴培养液连通。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草履虫的运动状况。过一段时间后,左、右两侧培养液的草履虫数量大致相等。(见示意图)(提示:实验排除食盐浓度因素的影响)
②下图表示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根据图回答(符号与文字全对才给分):
(1)图中结构1是 ;
(2)提供细胞能量的“动力车间”为[ ] ;
(3)结构5为 ,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4)细胞内有双层膜的结构又是细胞控制中心的是 ;
(5)如果B图为大葱根细胞,则应该没有[ ] ;
(6)B图细胞中没有,且与A图所示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结构是[ ] ;
(7)12所示的结构的化学组成为 和 ,它与染色体
的关系为同一物质在不同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8)合成酶的场所是[ ] 。
(9)若某细胞同时有AB图中各种细胞器,则为 细胞。
下图中表示胰腺细胞合成与分泌酶原颗粒的大体过程,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在胰腺细胞内部,酶的合成场所是 ;对酶进行加工和
包装的场所是 。
(2)将酶运输到加工场所的细胞器是 。
(3)除分泌小泡外,参与酶原颗粒分泌过程的非细胞器结构还有
。
(4)酶原颗粒的合成、运输、加工和分泌需要ATP提供能量,与ATP生成极为密切的细胞器是 。
图3表示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中光强度和氧气释放速度的关系。图4表示该植物在不同温度(15℃和25℃)下,某一光强度时氧气释放量和时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①当图4纵坐标分别表示光合作用所产生氧气的净释放量和总量时,则它们分别是在光强度为________和________千勒克司下的测定值。
②若该植物的呼吸商(呼吸商=呼吸放出的CO2量/呼吸消耗的O2量)为0.8,在25℃条件下,1小时内呼吸作用放出的CO2量为________毫升。
③若该植物的呼吸商为0.8,在25℃.4千勒克司光强度下,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除完全利用呼吸所产生的CO2外,每小时还应从外界吸收CO2_______毫升。
④在4千勒克司光强度下,25℃时该植物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葡萄糖量是15℃时的________倍,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_。
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几个环境因素对小麦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除各图中所示因素外,其他因素均控制在适中范围。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甲图P点,限制小麦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为 ;乙图Q点,高CO2浓度条件下,若要进一步提高小麦光合作用速率,可尝试采取的措施是 ;预计丙图Q点之后三条曲线的走势为 。
(2)干旱初期,小麦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可以用 图来说明,其具体解释是
(3)除上述因素外, 也是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