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甲、乙两组装置中,经数小时后U形管B处的液面会出现的情况是(实验装置中的氧气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A.甲组上升、乙组不变![]() |
B.甲组下降、乙组不变 |
C.甲组不变、乙组上升 |
D.甲组不变、乙组不变 |
已知玉米高秆(D)对矮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用两个纯种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杂交得F1,与玉米丙杂交(图1),结果如图2所示,分析玉米丙的基因型为
A.DdRr B.ddRR C.ddRr D.Ddrr
基因型为AaBbCc(独立遗传)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分别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基因型的种类数之比为
A.4:1 | B.3:1 | C.2:1 | D.1:1 |
在农业生产中,用红果番茄(RR)作父本,黄果番茄(rr)作母本进行杂交,下列关于后代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母本上所结番茄全为红果,子代基因型为Rr |
B.在母本上所结番茄全为黄果,表现为母系遗传 |
C.在母本上所结番茄全为红果,子代自交植株上红果和黄果的比例为3:1 |
D.在母本上所结番茄全为黄果,子代植株结红果 |
下列有关自由组合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由组合定律是孟德尔针对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结果及其解释直接归纳总结的,不适合多对相对性状 |
B.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
C.在形成配子时,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是随机的,所以称为自由组合定律 |
D.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遗传因子表现为自由组合 |
豌豆的矮茎和高茎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杂交实验中能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A.高茎×高茎→高茎 | B.高茎×高茎→301高茎、101矮茎 |
C.矮茎×矮茎→矮茎 | D.高茎×矮茎→98高茎、107矮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