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一名消防队员在模拟演习训练中,沿着长为12m的竖立在地面上的钢管向下滑。已知这名消防队员的质量为60㎏,他从钢管顶端由静止开始先匀加速再匀减速下滑,滑到地面时速度恰好为零。如果他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减速时的2倍,下滑的总时间为3s, g取10m/s2,那么该消防队员 ( )
| A.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4 m/s |
| B.加速与减速过程的时间之比为1∶2 |
| C.加速与减速过程中所受摩擦力大小之比为1∶7 |
| D.加速与减速过程的位移之比为1∶4 |
如图甲所示,一根水平张紧弹性长绳上有等间距的Q’、P’、O、P、Q质点,相邻两质点间距离为lm,t=0时刻O质点从平衡位置开始沿y轴正方向振动,并产生分别向左、向右传播的波,O质点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当O点第一次达到正方向最大位移时刻,P点刚开始振动,则()
| A.P’、P两点距离为半个波长,因此它们的振动步调始终相反 |
| B.当Q’点振动第一次达到负向最大位移时,O质点已经走过25cm路程 |
| C.当波在绳中传播时,绳中所有质点沿x轴移动的速度大小相等且保持不变 |
| D.若O质点振动加快,周期减为2s,则O点第一次达到正方向最大位移时,P点也刚 |
好开始振动
2008年9月25日至28日我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入航天飞行并实现了航天员首次出舱。飞船先沿椭圆轨道飞行,后在远地点P,离地面高度为343千米处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变成高度为343千米的圆轨道,在此圆轨道上飞船运行周期约为90分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飞船变轨前后的机械能相等 |
| B.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角速度小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 |
| C.飞船在圆轨道上时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
| D.飞船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变轨后沿圆 |
轨道运动的加速度
如图所示,a、b分别是甲、乙两辆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同时运动的速度图象,t0时刻两图象相交,由图象可以判断()
| A.2 s后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
| B.在0~8 s内两车最远相距148 m |
| C.两车只有t0时刻速率相等 |
| D.两车在t0时刻相遇 |
.质量为m的汽车以恒定功率P沿倾角为θ的倾斜路面向上行驶,最终以速度v匀速运动。若保持汽车的功率P不变,使汽车沿这个倾斜路面向下运动,最终匀速行驶。由此可知(汽车所受空气和摩擦阻力大小不变)()
| A.汽车的最终速度一定等于v |
| B.汽车的最终速度可能小于v |
| C.汽车所受的空气和摩擦阻力之和一定大于mgsinθ |
| D.汽车所受的空气和摩擦阻力之和可能小于mgsinθ |
一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另一自由端位于O点,现用一滑块将弹簧的自由端(与滑块未拴接)从O点压缩至A点后由静止释放,运动到B点停止,如图所示。滑块自A运动到B的v-t图象,可能是下图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