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方向的确
定不仅与焓变(ΔH)有关,也与温度(T)、熵变(ΔS)有关,实验证明,化学反应的方向应由ΔH-TΔS确定,若ΔH-TΔS<0则自发进行,否则不能自发进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在温度、压力一定的条件下,焓因素和熵因素共同决定一个化学 反应的方向 |
| B.温度、压力一定时,放热的熵增加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
| C.反应焓变是决定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唯一因素 |
| D.固体的溶解过程与熵变有关 |
已知甲、乙、丙、X是4种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符合下图。则甲和X(要求甲和X能互换)不可能是
| A.C和O2 | B.SO2 和NaOH溶液 |
| C.Cl2和Fe | D.AlCl3溶液和NaOH溶液 |
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X和Y各4mol,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2X(g)+ 2Y(g)
Z(g)+2 W(g)△H<0,反应进行到5s时测得X的转化率为25%,10 s后达到化学平衡,测得Z的浓度为0.5mol/L,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s内平均反应速率为υ(Y)=" 0.2" mol/( L·s) |
| 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数值为0.5 |
| C.保持容积体积不变,向容器中通入惰性气体可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
| D.升高温度,当测得容器中密度不变时,表示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 |
常温下,用0.1000 mol/L NaOH溶液分别滴定20. 00 mL 0.1000 mol/L 盐酸和20. 00 mL 0.1000 mol/L 醋酸溶液,得到2条滴定曲线,如下图所示。
若以HA表示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滴定盐酸的曲线是图2
B.达到B、D状态时,两溶液中离子浓度均为c(Na+) = c(A—)
C.达到B、E状态时,反应消耗的n(CH3COOH)>n(HCl)
D.当0 mL< V(NaOH) <20. 00 mL时,对应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均为c(A—) >c(Na+)> c(H+) > c(OH—)
为证明稀硝酸与铜反应产物中气体为NO,设计如图实验(实验过程中活塞2为打开状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关闭活塞1,加入稀硝酸至液面a处 |
| B.在装置左侧稍加热可以加快稀硝酸与铜的反应速率 |
| C.通过关闭或开启活塞1可以控制反应的进行 |
| D.反应开始后,胶塞下方有无色气体生成,还不能证明该气体为NO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醇和乙二醇不属于同系物 |
| B.蛋白质的变性和盐析都是不可逆的过程 |
| C.分子式为C7H6O2且分子结构中有苯环的有机物共有2种 |
| D.维生素C受热易被还原,所以生吃蔬菜比熟吃时维生素C损失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