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最基本的特征是
A.种群密度 | B.年龄组成 | C.性别比例 | D.出生率和死亡率 |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是北美常见的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患者成年后会出现肺气肿及其他疾病,严重者甚至死亡。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控制该酶合成的基因导入羊的受精卵,最终培育出能在乳腺细胞表达人α1—抗胰蛋白酶的转基因羊,从而更容易获得这种酶。
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载体上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的作用是便于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
B.将目的基因导入羊膀胱细胞中,将会更加容易得到α1—抗胰蛋白酶 |
C.培养出的转基因羊的所有细胞中都含有该目的基因,故该羊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也都能产生α1—抗胰蛋白酶 |
D.目的基因与载体重组过程需要DNA连接酶的催化作用 |
β—珠蛋白是动物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采用具有四环素抗性基因的质粒作为运载体,能使大肠杆菌生产出人的β—珠蛋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从人的成熟的红细胞中提取DNA,直接分离目的基因 |
B.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聚合酶处理获得重组质粒 |
C.用CaCl2处理大肠杆菌,有利于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 |
D.可根据受体细胞是否具有四环素抗性来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 |
下列有关质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粒在宿主细胞内都要整合到染色体DNA上 |
B.质粒是独立于细菌拟核DNA之外的小型细胞器 |
C.基因工程操作中的质粒一般都是经过人工改造的 |
D.质粒上碱基之间数量存在A+G=U+C |
基因工程的运输工具——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及理由是( )
A.能够在宿主细胞中稳定地保存下来并大量复制,以便提供大量的目的基因 |
B.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于目的基因的表达 |
C.具有某些标记基因,以便为目的基因的表达提供条件 |
D.能够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以便于进行筛选 |
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限制性内切酶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限制性内切酶只能识别6个或8个脱氧核苷酸组成的序列 |
B.限制性内切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
C.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和切割RNA |
D.限制性内切酶只能从原核生物中提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