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将U1=4V、U2=6V两个不同的电压加在某段导体的两端,则两次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之比为()
A.3:2 | B.2:3 |
C.1:1 | D.1:2 |
如图7-1所示是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电路图,实验分“保持电阻不变”和“保持电压不变”两步进行。在“保持电阻不变”这一步实验时应()
A.保持R2滑片的位置不动 |
B.保持R2两端的电压不变 |
C.保持R1不变,调节R2滑片到不同的适当位置 |
D.保持电路中电流不变 |
请仔细阅读下面短文,并完成文后问题。
蜡烛能点亮电灯
铅笔芯是石墨制成的,能导电,小明根据课本中的“想想做做”,利用铅笔芯连成如图6-3-10所示的电路,当他改变连入电路中的铅笔芯的长度时,发现灯泡的亮度发生了改变。他想:如果铅笔芯的温度改变,电阻的大小是否改变呢?如果电阻受温度的影响,是温度升高时电阻变大呢。还是温度升高时电阻变小?为了检验自己的想法,他继续进行以下实验探究:调节连入电路中铅笔芯的长度刚好使小灯泡不发光,然后点燃一根蜡烛加热铅笔芯,小灯泡随着铅笔芯温度的升高开始发光了,蜡烛一旦熄灭,小灯泡也慢慢不发光了。小明思考了一下,知道了自己的哪个猜想是正确的了。
图6-3-10
(1)通过体验小明的探究过程,你能分析归纳出什么结论?
(2)你认为这个结论有什么应用?请举一例。
(3)小明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大致经历了怎样的思维程序?
在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时,某老师引导学生作了如下的猜想:
猜想A: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B: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长度有关;
猜想C: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材料有关。
如图6-3-8所示是他们进行实验探究的器材,演示板上固定了四条金属电阻丝,a、b、c三条长度均是1 m,d的长度是0.5 m;a、b的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a、c的材料相同,但c的横截面积大于a;a、d的材料和横截面积都相同。
图6-3-8
(1)在探究电阻跟横截面积的关系时,可依次把M、N跟__________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分析比较这两根金属丝电阻的大小。
(2)依次把M、N跟a、d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分析比较a、d两根金属丝电阻的大小,可探究电阻跟__________的关系,其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方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经常用到,被称为控制变量法。试根据学过的物理知识再列出两例用这种方法研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般说来,所有物体都有电阻。探究过程中,又有同学提出猜想D:电阻还可能跟温度有关。请用一只废灯泡的灯芯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要求:①说出方法;②画出电路图。
导体的电阻大小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A.导体的材料 | B.导体的横截面积 |
C.导体的长度 | D.导体中的电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