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镍经过下列过程可以转化为纯度99.9%的高纯镍,发生的反应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0~80℃时,适当增大压强,有利于Ni(CO)4的生成 |
B.180~200℃时,气态的Ni(CO)4 会分解出纯Ni |
C.提纯过程中,CO(g)的量不断减少 |
D.温度越高,Ni(CO)4 (g)的转化率越低 |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现实生活中,电化学腐蚀要比化学腐蚀严重的多,危害更大 |
B.用活性炭为糖浆脱色和用臭氧漂白纸浆,原理不同 |
C.钢铁制品和铜制品既能发生吸氧腐蚀又能发生析氢腐蚀 |
D.在铜的精炼装置中,通常用粗铜作作阳极,精铜作阴极 |
亚氯酸钠是一种高效氧化型漂白剂,主要用于棉纺、亚麻、纸浆等漂白。亚氯酸钠(NaClO2)在溶液中可生成ClO2、HClO2、ClO2-、Cl-等,其中HClO2和ClO2都具有漂白作用,但ClO2是毒性很大的气体。经测定,25℃时各组分含量随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Cl-没有画出)。在25℃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使用该漂白剂的最佳pH为3 |
B.pH=5时,溶液中![]() |
C.pH=7时,溶液中含氯微粒的浓度大小为: c(HClO2)>c( ClO2- )> c( ClO2) >c( Cl-) |
D.NaClO2溶液加水稀释所有离子浓度均减小 |
已知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少量CO2通入NaClO溶液中:CO2+H2O+2ClO-=CO![]() |
B.少量的SO2通入Ca(ClO)2溶液中:SO2+H2O+Ca2++2ClO-=CaSO3↓+2HClO |
C.少量的SO2通入Na2CO3溶液中:SO2+H2O+2 CO![]() ![]() |
D.相同浓度NaHCO3溶液与NaHSO3溶液等体积混合:H++HCO3-=CO2↑+H2O |
在25℃下,已知反应:①NH3·H2O+H+NH4+ + H2O(平衡常数为K1);
②Ag++2 NH3·H2OAg(NH3)2++ 2H2O(平衡常数为K2),且K1> K2。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25℃时,将0.02 mol·L-1的氨水与a 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反应后溶液呈中性,则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常数为![]() |
B.往银氨溶液中加水稀释,反应②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
C.若往银氨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则溶液中会产生白色浑浊 |
D.已知:H+(aq)+ OH-(aq)=H2O(l)DH = -57.3 kJ·mol-1,则1 L 0.1 mol ·L-1氨水和足量的盐酸反应放出的热量等于5.73 kJ |
已知反应:2NO2 (红棕色) N2O4(无色) △H<0。将一定量的NO2充入注射器中后封口,下右图是在拉伸和压缩注射器的过程中气体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气体颜色越深,透光率越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点的操作是拉伸注射器 |
B.d 点:v(正) < v(逆) |
C.c点与a点相比,c(NO2)增大,c(N2O4)减小 |
D.若不忽略体系温度变化,且没有能量损失,则温度关系:T(b)>T(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