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右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浓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

现用该浓硫酸配制100 mL 1 mol·L1的稀硫酸。
可供选用的仪器有:①胶头滴管;②烧瓶;③烧杯;④ 药匙;⑤量筒;⑥托盘天平。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       
    
(2)配制稀硫酸时,还缺少的仪器有                               (写仪器名称);
(3)经计算,配制100 mL1 mol·L1的稀硫酸需要用量筒量取上述浓硫酸的体积为   mL,量取硫酸时应选用    mL规格的量筒;
A.10 mL    B.50 mL     C.100 mL    D.200mL
(4)在烧杯中稀释浓硫酸的实验操作为                                             
若在稀释过程中,少量浓硫酸不慎沾在手上,处理方法为                                                      
(5)对所配制的稀硫酸进行测定,发现其浓度大于1 mol·L1,配制过程中下列各项操作可能引起该误差的原因                                  
A.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刻度线取浓硫酸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
C.将稀释后的稀硫酸立即转入容量瓶后,紧接着就进行以后的实验操作
D.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溶液洒到容量瓶外面
E.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进行定容
F.定容后,把容量瓶倒置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便补充几滴水至刻度处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一含NaCl、Na2CO3·10H2O和NaHCO3的混合物,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通过测量反应前后C、D装置质量的变化,测定该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⑴加热前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装置A、C、D中盛放的试剂分别为A_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
⑶若将A装置换成盛放NaOH溶液的洗气瓶,则测得的NaCl含量将(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下同);若B中反应管右侧有水蒸气冷凝,则测定结果中测定结果中NaHCO3的含量将___________;若撤去E装置,则测得Na2CO3·10H2O的含量__________。
⑷若样品质量为 w g,反应后C、D增加的质量分别为 m1 g、m2 g,由此可知混合物中NaHCO3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含w、m1、m2的代数式表示)

实验室制备硝基苯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配制一定比例的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酸,加入反应器中。
②向室温下的混合酸中逐滴加入一定量的苯,充分振荡,混合均匀。
③在50℃~60℃发生反应,直至反应结束。
④除去混合酸后,粗产品依次用蒸馏水和5%NaOH溶液洗涤,最后用蒸馏水洗涤。
⑤将用无水CaCl2干燥后的粗硝基苯进行蒸馏,得到纯硝基苯。
填写下列空白:
(1)配制一定比例浓H2SO4和浓HNO3混合酸时,操作注意事项是

(2)步骤③中,为了使反应在50℃~60℃下进行,常用的方法是
(3)步骤④中洗涤、分离粗硝基苯使用的仪器是
(4)步骤④中粗产品用5%Na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
(5)纯硝基苯是无色,密度比水(填“小”或“大”),具有气味的油状液体。
(6)实验室制备硝基苯化学方程式

某实验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铜网出现红色和黑色交替的现象,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不断鼓入空气的情况下,熄灭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说明该乙醇氧化反应是反应。
(2)甲和乙两个水浴作用不相同。甲的作用是;乙的作用是
(3)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干燥试管a中能收集到不同的物质,它们是。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4)若试管a中收集到的液体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中还含有。要除去该物质,可先在混合液中加入(填写字母)。
a.氯化钠溶液 b.苯 c.碳酸氢钠溶液 d.四氯化碳
然后,再通过(填试验操作名称)即可除去。

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乙醛的银镜反应,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A.在试管里先注入少量NaOH溶液,振荡,然后加热煮沸。把NaOH溶液倒去后,再用蒸馏水洗净试管备用。 B.在洗净的试管里配制银氨溶液。 C.沿试管壁加入乙醛稀溶液。
D.加热。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A中加NaOH溶液振荡,加热煮沸的目的是:      
                      
(2)步骤D应选择的加热方法是(填下列装置编号),理由是
                        

(3)乙醛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还对乙醛进行银镜反应的最佳实验条件进行了探究(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

①实验1和实验2,探究的是
②当银氨溶液的量为1 mL,乙醛的量为3滴,温度为55℃,反应混合液pH为11时,出现银镜的时间为min。(填范围)
③你认为探究乙醛进行银镜反应的最佳条件,除了测定银镜出现的时间外,还需要比较不同条件下形成的银镜的
(5)银氨溶液放久后会产生氮化银而引起爆炸,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且造成银资源的浪费。实验室从反应后的废液中(含过量的银氨溶液,假设不含银)回收银的实验流程如下:

已知:[Ag(NH3)2]在溶液中存在平衡:[Ag(NH3)2]Ag+2NH3
①写出废液与稀HN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加入的铁粉要过量的目的是:

某市进行学业水平考试实验操作考查,试题分别为:
Ⅰ.试验维生素C的化学性质(主要是还原性)。
Ⅱ.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
Ⅲ.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钠溶液。
⑴试题中设置了“评价与反思”,下列“评价与反思”不合理的是:。(填序号)

A.应该由监考老师去评价与反思
B.实验结论告诉我:维生素C丸子应该密封保存
C.维生素C能使淀粉的碘溶液褪色
D.配制新制氢氧化铜时要将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等物质的量混合

E.实验Ⅲ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和引流
F.实验Ⅱ中的废水应该回收后再集中处理,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
⑵实验Ⅲ中合理的实验操作顺序是:④。(填序号)
①溶解,②计算和称量,③转移和洗涤,④查漏,⑤定容和摇匀。
⑶实验Ⅱ考查结束后,发现试管内壁附着一层红色固体。为了洗干净试管,某学习小组尝试往试管中加适量(3mL)稀硝酸,发现红色固体立即消失,溶液呈蓝色,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