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了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分别采用小鼠和花生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组别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
动物实验
1
(1只)白色×(1只)黑色
生育3只黑色个体,
2只白色个体]
2
(1只)黑色×(1只)黑色
生育1只黑色个体
3
(1只)白色×(1只)1白色
生育4只白色个体
植物实验
1
(1株)白种皮花生父本×(1株)红种皮花生母本
收获346粒种子,
全部是红种皮
2
将第1次实验获得的部分种子作父本与红种皮花生作母本杂交
收获1846粒种子,
全部是红种皮
3
将第1次实验获得的部分种子作母本与红种皮花生作父本杂交
收获2002粒种子,
全部是白种皮
4
将第1次实验获得的部分种子进行自交
收获2499粒种子,
全部是白种皮

(1)根据上述动物实验结果,你对小鼠的毛色显性和隐性的判断是                   ,根据植物实验结果,你认为花生种皮的显隐性关系是                    ;植物育种学家在研究生物的遗传规律方面比动物育种学家更容易的关键因素是                 
(2)下表所示6个纯种品系果蝇的性状和控制这些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编号,品系a为显性性状,其余性状均为隐性性状。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品系
a
b
c
d
e
f
性状
野生型
白眼
黑体
痕迹翅
棕眼
紫眼
染色体
 
X
II
II
III
II

①若通过翅和眼的性状,探究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是否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时,选择什么样的品系交配最恰当?     (填品系代号)
②已知果蝇的直毛与分叉毛受控于一对等位基因,若实验室有纯合的直毛和分叉毛雌、雄果蝇亲本,如何通过杂交实验确定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请说明推导过程
                                                                       
(3)果蝇的灰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直毛与分叉毛是另一对相对性状。现有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图所示,则控制直毛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子代中杂合灰身直毛雌果蝇所占比例为       ;子代中灰身雄果蝇与黑身雌果蝇交配,可产生黑身果蝇的比例为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人因感染沙门氏菌,患了急性肠炎,有轻微的发烧症状。请分析回答问题:
(1)在病人体温升高的过程中,由分泌的某种激素作用于垂体,促使垂体增加激素的分泌,进而导致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增加,使人体代谢加快,产热增多。在这一过程中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甲状腺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能”或“不能”)持续发挥作用。
(2)若此人还出现口渴、嘴唇发干的症状,说明此时他的血浆渗透压与正常时相比(“偏高”或“偏低”或“保持不变”),使位于的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体内调节水平衡的激素的释放量发生相应变化。
(3)沙门氏菌在肠道内繁殖,其产生的毒素进入人体血液成为,机体将会通过免疫解除其致病作用。

某豆科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CO2释放和O2吸收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12~24h期间,呼吸速率逐渐增强,在此期间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是呼吸,该呼吸方式在细胞中发生的部位是,其产物是
(2)从第12h到胚根长出期间,萌发种子的干物质总量会,主要原因是
(3)胚根长出后,萌发种子的呼吸速率明显升高。

某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CO2浓度为a时,高光强下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CO2浓度在a~b之间时,曲线表示了净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增高而增高。
(2)CO2浓度大于c时,曲线B和C所表示的净光合速率不再增加,限制其增加的环境因素是
(3)当环境中CO2浓度小于a时,在图示的3种光强下,该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大于”、“等于”或“小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
(4)据图可推测,在温室中,若要采取提高CO2浓度的措施来提高该种植物的产量,还应该同时考虑这一因素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

(选修模块1:生物技术实践)
在啤酒生产过程中,发酵是重要环节。生产过程大致如下:将经过灭菌的麦芽汁充氧,接入啤酒酵母菌菌种后输入发酵罐。初期,酵母菌迅速繁殖,糖度下降,酒精浓度渐渐上升,泡沫不断增多。当糖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后,结束发酵。最后分别输出有形物质和啤酒。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以下问题:
(1)该过程表明啤酒酵母异化作用的特点是
(2)初期,酵母菌迅速繁殖的主要方式是
(3)酒精主要是啤酒酵母菌进行作用产生的代谢产物。
(4)经测定酵母菌消耗的糖中,98.5%形成了酒精和其它发酵产物。其余1.5%则用于
(5)请写出由麦芽糖→葡萄糖→酒精的反应方程式。

请回答与机体免疫有关的问题:
(1)体液免疫的初次免疫反应与第二次免疫反应相比较,产生抗体更多的是
(2)某种病原微生物(V1)初次侵入机体后,经细胞摄取和处理,使V1暴露出来,并传递给,然后再传递给相应的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能形成两种细胞,其中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甲)是;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对同种抗原作出增殖、分化等快速反应能力的细胞(乙)是;当机体两次受到V1和另一种病原微生物(V2)感染时,细胞乙只能对V1发生免疫反应。细胞乙不能对V2发生免疫反应的原因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