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尔运用假说一演绎法总结出了遗传学的两大规律,以下说法中属于假说的是
①F1代全部显现高茎 ②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③F2代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性状分离比接近3:1 ④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⑤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 A.①③ | B.②④⑤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⑤ |
下图是某高等动物细胞内通过一系列酶将原料合成它所需要的氨基酸C,该氨基酸是细胞正常生活所必需的,而食物中又没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自交,其后代中有1/3的个体能正常生活 |
| B.若基因A不表达,则基因B和基因C也不表达 |
| C.图中①过程包含转录和翻译过程 |
| D.上图表明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
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右图表示的是()
| A.在适宜条件下净光合作用强度随CO2浓度的变化 |
| B.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化 |
| C.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 |
| D.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n代,后代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
下列叙述中,能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 A.基因发生突变而染色体没有发生变化 |
| B.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 |
| C.二倍体生物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 |
| D.Aa杂合体发生染色体缺失后,可表现出a基因控制的性状 |
对下列细胞分裂模式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分别具有甲、乙、丙、丁细胞的生物个体,属于4个不同的物种 |
| B.只有乙细胞才有赤道板 |
| C.细胞乙、丙、丁都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
| D.细胞甲的一个染色体组包含的染色体数目是2条 |
在探究活动中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下列有关材料选择及处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须用沸水浴加热后再将酶与反应物混合,否则用斐林试剂进行鉴定时现象不明显 |
| B.利用干酵母探究细胞呼吸方式,须先将酵母细胞活化,否则实验现象不明显 |
| C.利用猪肝组织块探究酶的高效性,须先进行研磨,否则会影响气泡产生的速率 |
| D.利用天竺葵探究光合作用是否产生淀粉,须先进行黑暗处理,否则影响实验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