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共8分)
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余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酬朱余庆
张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注:朱庆余平日很得水部郎中张籍的赏识,临考试前写下此诗,征求张籍的意见,而张籍则以酬诗的方式作了回答。
从两诗的内容上看,朱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张诗对此表明了什么看法?
两诗继承了我国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他们共同采用了诗歌传统表现手法中的哪一种? 请从两诗中各举一例加以说明。(不超过50字)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渔家傲·题玄真子图(宋)张元斡
钓笠披云青嶂绕,绿蓑细雨春江渺。白鸟飞来风满棹。收纶了,渔童拍手樵青笑。
明月太虚同一照,浮家泛宅忘昏晓。醉眼冷看城市闹。烟波老,谁能惹得闲烦恼。
【注】①玄真子图:即玄真子(唐代诗人张志和)像。②渔童和樵青:指玄真子的两个奴婢。③浮家泛宅:指舟居。
“钓笠披云青嶂绕,绿蓑细雨春江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结合下片内容,请分析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每小题2分,共4分)
陶者
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注:陶者:陶,用粘土烧制器物;陶者,烧制陶瓦器物的人。
①诗歌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做简要分析。
②这首诗用字简练,含意深刻,请简要概括诗歌的主旨。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后面题。
【中吕】红绣鞋·客况
宋方壶
雨潇潇一帘风劲,昏惨惨半点灯明。地炉无火拨残星。
薄设设衾剩铁,孤另另枕如冰。我却是怎支吾今夜冷?
【注】①地炉:挖地为坑的火炉,坑中熏火以取暖。②支吾:本义为“抗拒,抵触”,引申为“应付,挨过”。
作者不说“半点灯明昏惨惨,”而说“昏惨惨半点灯明”,其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薄设设衾剩铁,孤另另枕如冰”两句,虽未出现思乡、思亲的字眼,但思乡、思亲之情却浸透在字里行间。请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9题。
水调歌头·闻采石战胜和庞佑父
(宋)张孝祥
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剩喜燃犀处,骇浪与天浮。
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赤壁矶头落照,淝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注】①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虞允文在采石矶大胜金兵,当时张孝祥在楚地任职。捷报传来,他写下这首《水调歌头》。②燃犀:指消灭敌人的地方。③周指周瑜,谢指谢玄。谢玄曾在淝水之战中大破北方入侵的军队。
19.有人对这首词的点评是“喜中有愁,壮中含悲”,试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虞美人·梳楼
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结合诗句简要赏析首句“丝丝”一词的妙处。
本词除运用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之外,还运用了其他几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思归之情。请选择其中两种,结合相应词句加以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