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主张在今天仍具现实意义的是
①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②(中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③驱除鞑虏,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
A.①②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②③ |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3000多名学生到天安门前集会,举行示威游行。当学生向东交民巷使馆区进发时,使馆区的外国军警却以某不平等条约的名义对学生的爱国行为予以阻挠!下列关于这段历史史实的说法,正确的是
A.学生去使馆区抗议巴黎和会损害中国利益 |
B.在这次运动中政府支持了学生的爱国行为 |
C.该不平等条约是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 |
D.该运动未能阻止政府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
以下是近代不平等条约中的三组条款,其共同的危害是
第一组: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驻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
第二组: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
第三组:在国内由各国驻兵,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计由黄村经天津至山海关共十二处
A.中国的领土主权日益遭到破坏 | B.中国社会日益半殖民地化 |
C.严重危害了国内民族工业的发展 | D.清政府沦为列强的侵华工具 |
某网友在网贴《帝制的崩溃 宪政的破产——从<袁氏当国>看中国宪政的坎坷命运》中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革命党人为袁世凯量身定做的纸制枷锁。”此处的“量身定做”意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
A.三权分立 | B.总统制 |
C.责任内阁制 | D.民主共和制 |
1940年3月28日,国民党中央发出370号公函,称:“本党总理孙先生倡导国民革命,首创中华民国,更新政体,永奠邦基。谋世界之大同,求国际之平等,光被四表,功高万世……尊称总理为中华民国国父。”上述材料涵盖了孙中山的主要活动有
①亲自领导武昌起义②创立中华民国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④领导了北伐战争
A.②④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从1895年5月底台北阻击战开始至台南陷落,前后五个月,日军共伤亡三万二千三百多名,比在整个甲午战争中损失的人数还要多。作为侵台主力的近卫师团,死在台湾的官兵就将近半数。敌中将师团长能久、少将旅团长山根等将领和大批官佐,亦在侵台战争中丧命。材料表明
A.日本侵略者遭到沉重打击 | B.清王朝统治的腐朽无能 |
C.台湾反割台斗争得到支持 | D.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统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