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 B.中法马尾海战 |
C.中日甲午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 |
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其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
A.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 |
B.以明确的法律条文捍卫了资产阶级利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
C.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革命性转折 |
D.解决了革命引起的政局动荡问题,为国家崛起提供了坚实的政权保障 |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这些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A.共和制 | B.联邦制 | C.分权制 | D.总统制 |
按照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表中①②③④处应填写的内容依次是
项目 |
美国总统 |
法国总统 |
产生方式 |
选民间接选出 |
① |
任期 |
四年 |
② |
职权 |
③ |
行政权、创议法律权 |
与议会关系 |
④ |
与内阁共同对议会负责 |
A.普选方式、四年、行政权、对议会负责
B.议会选出、七年、行政权、不对议会负责
C.议会选出、四年、立法与行政权、对议会负责
D.普选方式、七年、立法与行政权、不对议会负责
古罗马《民法大全》:“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材料所体现罗马法的主要原则是
A.保护弱者 | B.人人平等 | C.注重证据 | D.公正合理 |
据史料记载,古罗马时期一高利贷者对一欠债人的儿子(作为抵押品的债务奴隶)滥施暴行,把他打得皮开肉绽。愤怒的群众汇聚起来,一起跑进元老院,向元老们展示了这个少年被打伤的背脊,促使罗马元老院通过了废除债务奴隶的法案:“除犯有罪行等待交付罚款者外,不得拘留任何人或施以镣铐枷锁;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下列有关这段材料的表述正确的是
A.罗马法的发展有利于缓和社会紧张程度 |
B.奴隶地位有所改善 |
C.材料体现了公民法的内容 |
D.奴隶的斗争推动了罗马法的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