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4为20世纪世界各大洲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情况,由图可知,从1950年至1995年
A.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提高 |
B.欧洲人口出现负增长 |
C.北美洲死亡率下降最快 |
D.亚洲与拉丁美洲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下降 |
每年的5月30日前后,日落时的金色阳光洒满美国纽约曼哈顿(西五区)的所有某走向的街道,呈现一幅壮观的景象,即“曼哈顿悬日”现象。下图表示此时阳光与街道的位置关系。据此回答下列各题。5月30日,曼哈顿的人们欣赏“悬日”景观时,下列现象可能的是
A.全球5月31日的范围约占一半 |
B.伦敦街头挤满了上班的人群 |
C.在北京的人们正在欣赏日出 |
D.圣地亚哥(西五区)夕阳西下 |
曼哈顿出现“悬日”现象的街道走向是
A.东西走向 | B.南北走向 |
C.东南—西北走向 | D.东北—西南走向 |
曼哈顿该走向街道日落时会出现同样“悬日”现象的另一日期可能是
A.7月14日前后 | B.9月10日前后 |
C.12月5日前后 | D.1月8日前后 |
下图是沿我国境内某一经线的气候统计图,据图判断下列各题。图中①区域地形区的描述合理的是
A.此山地是我国农耕区与畜牧业区的分界线 |
B.山地南坡的垂直带谱比北坡丰富 |
C.山地以北风力作用显著,以南流水作用显著 |
D.此山地是我国0℃等温线经过的区域 |
图中②区域的区域特征是
A.河流谷地泥沙沉积,形成“黄土地” |
B.地势低平,多数地区海拔在100M以下 |
C.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小麦不能越冬 |
D.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但冬春季较干旱 |
读世界某地蒸发耗热年总量分布图(千卡/厘米2年),回答下列各题。图中甲地数值比周围地区高的原因是
①位于迎风坡,降水多 ②位于背风坡,气温高 ③海拔高,蒸发弱 ④受暖流影响大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④ | D.③④ |
关于图中①②③④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在一年中蒸发耗热最大时期出现在6-8月 |
B.②地数值低是因为距海远,降水少 |
C.③海洋比陆地高是因为海洋气温高,蒸发强 |
D.④地数值低是明显受到寒流的影响 |
读下面两个区域略图,回答下列各题。两区域共同的特征有( )
A.夏季高温多雨 | B.城市化水平高 |
C.水资源丰富 | D.重化工业基地 |
针对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两区域目前采取的共同措施有( )
A.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 B.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
C.完善交通,建设水运网 | D.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 |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M地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市场需求量大 | B.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
C.交通便捷 | D.气候温和湿润,草原面积广大 |
图中②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
A.三江平原 | B.内蒙古和新疆 |
C.成都平原 | D.珠江三角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