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5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老年人口与少年儿童年龄系数示意图。其中A为发达国家老年人口年龄系数(一定时期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读图,回答第8题。
由图可知
| A.B为发展中国家少年儿童人口系数 |
| B.2020年世界上的老人将多于少年儿童 |
| C.1990年发达国家老年人口系数首次超过少年儿童人口系数 |
| D.2050年世界老龄化程度有不断降低的变化趋势 |
与广东某特大城市相比,北京城市公路立交桥的设计坡度较小,主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 A.地质条件 | B.水文条件 | C.土壤条件 | D.气候条件 |
云南某地梯田规模巨大,级数最多的达5000级,现已成为中外闻名的观光景点。当初修建梯田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持水土 | B.发展旅游 | C.利于浇灌 | D.便于运输 |
1980年以来,黑龙江西部水稻集中种植区向北推移了一个纬度左右,替代了原玉米种植区。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土壤肥力 | B.热量条件 | C.河流汛期 | D.降水总量 |
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读图回答问题。
P地与Q地相比,P地
| A.年大风日数多 | B.年降水量多 |
| C.年降雪日数少 | D.沙尘暴日数多 |
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
| A.增加降水量 | B.改变气候类型 |
| C.削弱风力 | D.改变植被类型 |
该草方格沙障是要保护通过银川的铁路线不受风沙的破坏,这条铁路线是
| A.京包线 | B.包兰线 | C.宝中线 | D.兰新线 |
根据表1资料,回答问题。
表1我国四省(区)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源统计数据(2006年)
| 省(区) |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
耕地面积(万公顷) |
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 |
木林总蓄积量(亿立方米) |
| ① |
34.3 |
532.5 |
1865.8 |
15.8 |
| ② |
53.5 |
1539.1 |
727.9 |
15.0 |
| ③ |
51.9 |
542.4 |
404.4 |
0.4 |
| ④ |
31.1 |
361.0 |
184.6 |
2.0 |
表1中①、②、③、④所示省(区)的简称依次是
| A.川、黑、苏、陇 | B.苏、川、陇、黑 |
| C.黑、川、陇、苏 | D.陇、黑、川、苏 |
下列推理,其过程和结论正确的是
| A.耕地面积①比②小,因此.山区面积①比②大 |
| B.水资源总量②比③多,因此,年降水量②比③大 |
| C.木材总蓄积量③比④少,因此,森林覆盖率③比④低 |
| 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①比③小,因此,乡村人口比重①比③大 |
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地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省(区)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 |
| B.②省(区)东部是我国著名的棉花产区 |
| C.③省(区)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三熟 |
| D.④省(区)北部灌溉用水主要是地下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