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11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区域甘蔗种植气候区分布特点,并说明原因。
珠江三角洲是全国最大的甘蔗糖业基地,其中包括全国压榨能力最大的顺德糖厂(日榨5500吨)和现代化的江门甘蔗化工厂(日榨4500吨),该地区糖厂经济效益高于广东省内其他糖厂。
(2)说出珠江三角洲糖厂经济效益高于广东省内其他蔗区糖厂的主要原因。
(3)据图评价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海水养殖业的自然条件。(8分)
福建省为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区。该省春季易受低温、霜冻的影响,为减少春茶产量及品质的下降,当地茶农常采用喷水、建防护林等方法防茶树受冻,以减少损失。
(4)任选一种方法,简析其地理原理。
(5)说明建设西电东送南部通道的积极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目前,国务院对《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作出批示,在未来18年内作为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的天津市,要以滨海新区的发展为重点,逐步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进一步提升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材料二环渤海区域示意图
(1)简要说明环渤海地区交通便捷的具体表现。
(2)近几年来众多的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纷纷落户天津滨海新区。试分析这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3)下图是位于天津滨海新区曹妃甸工业区的循环经济示意图。据图分析,该地区的优势资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少于只种)。限制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最突出自然资源是。简述解决这种资源不足的措施。
(4)简述曹妃甸工业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中部崛起”―一幅在高层决策圈酝酿已久的蓝图,一项统筹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成为举国上下关注的焦点。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甲分析我国巾部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2)图甲中A城所在区域与图乙中B区域相比,粮食商品率较高的区域是,试分析此区域粮食商品率高的原因。
(3)简述影响A、C两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共同社会经济条件。
读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关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2000年前人口、资源和环境污染三者之间的关系。
(2)人口迅速增长,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开发造成的后果是①使土地_______________;②使森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使水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使矿产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导致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
(3)协调人口、资源和环境关系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某地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气候类型是______,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分布地区是________。
(2)影响该气候区的不利的灾害性天气有________、________(举两例即可)。
(3)该气候最大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农作物的成熟。该气候区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该作物在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_。
读“某地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气候类型是______,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分布地区是________。
(2)影响该气候区的不利的灾害性天气有________、________(举两例即可)。
(3)该气候最大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农作物的成熟。该气候区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该作物在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