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物质的构成与变化
现有以下6个变化:
在点燃的条件下,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给水通直流电;
锌加入稀硫酸溶液中;
氢氧化钠溶液跟稀盐酸混合;
冷却硝酸钾热饱和溶液析出硝酸钾晶体;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反应,铀235裂变产生碘13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化学变化的规律始终是化学科学的核心任务。上述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填变化的代号,下同),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2)化学变化也叫化学反应,在上述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有,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有。将化学反应分为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依据是
(3)我们知道,能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物质之所以发生化学反应,从微观的角度看,是因为反应物的微粒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使微粒的结构发生改变,或微粒重新排列组合,宏观上表现为生成了新的物质。
在反应①中,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的微粒是(写出微粒的符号)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而促使反应发生的微粒是(写出微粒的符号),微粒的转化过程是
在反应④中,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而促使反应发生的微粒是(写出微粒的符号)
③和⑥两个变化的实质是否相同?。为什么? 。
(4)根据化学反应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在上述化学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有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能正确表示环境监测人员描绘的某城市中心地区CO含量变化曲线的是____;理由是____;请你就此现象提出一条你的设想或建议:____.(6分)

根据燃烧三角图,请你设计三种不同类的方法使一根点燃的蜡烛熄灭,并简述熄灭的原因.(6分)

序号
方案
灭火原理
1
 
 
2
 
 
3
 
 

在一次艰苦磨练营活动中,同学们遇到了下列问题,你能帮助他们解决吗?(4分)
  (1)小明同学在用肥皂水洗衣服时发现泡沫很少,且有浮渣产生,衣服洗不干净.这一现象说明当地的水为____(填“硬水”或“软水”)为使衣服能洗涤干净,你给他提出的一条建议是____.
  (2)洗完衣服后,为使衣服干的更快,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其理由是____.

如右图所示,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迅速插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观察到木条复燃,且在甲中燃烧比在乙中剧烈.上述现象说明氧气具有的性质是:(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流感发生时,常用食醋对室内进行消毒,其方法是通过给食醋加热来增加空气中醋的含量.(1)通过对上述事例的分析,关于分子运动的速率与温度的关系,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
  (2)请你从生活或生产实际中,再举一个符合上述结论的事例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