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物质的构成与变化
现有以下6个变化:
在点燃的条件下,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给水通直流电;
锌加入稀硫酸溶液中;
氢氧化钠溶液跟稀盐酸混合;
冷却硝酸钾热饱和溶液析出硝酸钾晶体;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反应,铀235裂变产生碘13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化学变化的规律始终是化学科学的核心任务。上述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填变化的代号,下同),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2)化学变化也叫化学反应,在上述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有,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有。将化学反应分为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依据是
(3)我们知道,能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物质之所以发生化学反应,从微观的角度看,是因为反应物的微粒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使微粒的结构发生改变,或微粒重新排列组合,宏观上表现为生成了新的物质。
在反应①中,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的微粒是(写出微粒的符号)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而促使反应发生的微粒是(写出微粒的符号),微粒的转化过程是
在反应④中,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而促使反应发生的微粒是(写出微粒的符号)
③和⑥两个变化的实质是否相同?。为什么? 。
(4)根据化学反应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在上述化学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有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空气、水、燃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1)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  ,空气属于(填物质类别)。
(2)为了保护环境,用煤作燃料的煤炉要适当增加进风口,将煤粉吹起使之剧烈燃烧,请解释这种做法有利于节能的原因是,若要达到低碳减排的目的,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改变燃料结构 B.开发新能源
C.减少化石燃料使用 D.将排出的二氧化碳压缩液化埋入深海中

(3)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图乙所示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写出图甲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日常生活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1)用化学式填写:食盐、熟石灰、干冰、生石灰四种物质,可改良酸性土壤的是,可用作调味品的是
(2)某品牌奶粉包装袋上标出的配料如右图所示:
该产品配料中能提供能量的是, 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该奶粉中物质可以补充铁元素。
(3)旅游时若不小心被蚊虫叮咬(蚊虫能分泌出蚁酸),下列物质可用于涂抹以减轻疼痛的是

A.食醋(pH<7) B.食盐水 (pH="7)"
C.肥皂水(pH>7) D.烧碱溶液(pH>7)

请选择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有关气体。

(1)实验室制取CO2气体,你选用的装置是(填字母)。
(2)为证明CO2能与水反应,可把产生的气体通入G装置中,则G中盛装的试剂是(填名称)_________________,写出G中反应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用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来制取氧气,则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查阅资料得知:实验室可用二氧化锰固体与浓盐酸混合加热制取氯气。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制取氯气__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采用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收集氯气可以采用______装置(填字母),用该装置收集氯气__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不足之处,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1年3月日本大地震后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了严重的核泄漏事故,人们在该核电站区域内土壤和附近的海水中检测出了放射性碘、铯、锶等元素。但随着气流的运移扩散,其浓度将迅速降低,所以不会影响我国人民的健康。已知锶元素的符号为Sr,锶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1)锶原子核电荷数为______,碘、铯、锶元素的原子最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
(2)锶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图中(填序号)元素的化学性质最相似,它们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易(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离子,形成的锶离子符号为

为了达到收旧利废节能减排的目的,从含有金属镁、铁、铜的粉末中,分离和提取出重要化工原料MgSO4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下:

请回答:
(1)操作①中被磁铁吸引的金属A是;金属B是
(2)在蒸发过程中需要使用玻璃棒,其作用是
(3)写出步骤②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该反应发生的基本类型是:
(4)实验步骤②中除了加入稀硫酸外,还可选用下列试剂(填标号)。
a.硫酸铜溶液b.氯化钠溶液 c.硝酸银溶液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