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温度时,在10 L密闭容器中气态物质X和Y反应生成气态物质Z,它们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下表中数据
| t/min |
X/mol |
Y/mol |
Z/mol |
| 0 |
1.00 |
2.00 |
0.00 |
| 1 |
0.90 |
1.80 |
0.20 |
| 3 |
0.75 |
1.50 |
0.50 |
| 5 |
0.65 |
1.30 |
0.70 |
| 9 |
0.55 |
1.10 |
0.90 |
| 10 |
0.55 |
1.10 |
0.90 |
| 14 |
0.55 |
1.10 |
0.90 |
(1) 体系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2) 列式计算该反应在0~3 min时间内产物Z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
(3) 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X的转化率α等于________;
(4) 如果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改变实验条件(温度、压强、催化剂)得到Z随时间变化的曲线1、2、3(如下图所示)则曲线1、2、3所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分别是: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
化学实验中,如果使某步中的有害产物作为另一步的反应物,形成一个循环,就可不再向环境排放该种有害物质。例如:
(1)在上述有编号的步骤中,需用还原剂的是,需用氧化剂的是。(填编号)
(2)在 K2Cr2O7 + 14HCl
="===" 2KCl + 2CrCl3 + 3Cl2↑+ 7H2O反应中,元素被氧化,
是氧化剂;并用双线桥表明电子转移方向与数目:。
(3)在(2)的反应中,盐酸的作用:。
已知以下两个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Cl2+H2O===HCl+HClO ②2Al+Fe2O3
Al2O3+2Fe
(1)用单线桥法表示反应②中的电子转移情况:______。
(2)若反应②中每生成1 mol Fe,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3)将反应①改写成离子方程式:________。
(1)在标准状况下,测得1.32 g某气体的体积为0.672 L。则此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2)等质量CO、CO2两种气体的的摩尔质量之比为;同温同压下的体积比为;其中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3)常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以氢氧化镁为例,表明反应原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
对甲苯丙烯酸甲酯(E)是一种用于合成抗血栓药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HCHO+CH3CHO
CH2=CHCHO+H2O。
(1)遇FeCl3溶液显紫色的A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种。B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
(2)1molB最多能跟______molH2发生加成反应。
(3)试剂C可选用下列中的_____________。
a、溴水 b、银氨溶液 c、酸性KMnO4溶液 d、新制Cu(OH)2悬浊液
(4)
是E一种同分异构体,该物质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E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高聚物F,F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2A2(g)+B2(g)
2C3(g);△H=-Q1 kJ/mol(Q1>0), 在一个有催化剂的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加入2 molA2和1 molB2,在500℃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C3的浓度为w mol·L-1,放出热量为Q2 kJ。
(1)达到平衡时, A2的转化率为________。
(2)达到平衡后,若向原容器中通入少量的氩气,A2的转化率将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若在原来的容器中,只加入2mol C3,500℃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吸收热量Q3kJ,C3浓度(填>、=、<)w mol·L-1,Q1、Q2、Q3之间满足何种关系
(4)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v(C3)="2" v (B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2v逆(A2)=v正(B2) d.容器内的密度保持不变
(5)改变某一条件,得到如图的变化规律
(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反应速率c>b>a
b.达到平衡时A2的转化率大小为:b>a>c
c.T2>T1
d.b点A2和B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6)若将上述容器改为恒压容器(反应前体积相同),起始时加入2 molA2和l molB2,500℃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放出热量Q4 kJ,则Q2Q4(填“>”、“<”或“=”)。
(7)下列措施可以同时提高反应速率和B2的转化率是(填选项序号)。
a.选择适当的催化剂b.增大压强
c.及时分离生成的C3d.升高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