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随着山区经济发展,对泥石流减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表,回答31~33题。
某地重点监测沟谷参数表
沟谷编号 |
集水面积(Km2) |
平均坡度(°) |
流域落差(m) |
植被覆盖率(%) |
① |
5.3 |
24.3 |
537.2 |
15.7 |
② |
2.7 |
30.1 |
670.3 |
19.6 |
③ |
20.0 |
40.8 |
1353.7 |
13.2 |
④ |
4.5 |
26.1 |
384.7 |
20.5 |
根据表中参数推测,发生泥石流可能性较大的沟谷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为了更及时、准确发出泥石流预警,该地区还应密切关注
A.气温高低 | B.风力强弱 | C.光照强度 | D.降水量大小 |
一旦发生泥石流,相关部门在确定灾害位置后,将尽快获取受灾地区图像,以便及时评估受灾情况,组织救援。这一过程依次用到的现代技术是
① 遥感 ②全球定位系统 ③地理信息系统 ④电子地图
A.②①③ | B.①③④ | C.①③② | D.②③④ |
关于晨昏圈与经线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任何时候均有一个交角 | B.每天都重合一次 |
C.除二至日外均能重合 | D.只有二分日才能重合 |
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
B.太阳大气层从外到里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 |
C.太阳活动的最主要类型是黑子和耀斑 |
D.日地距离遥远,太阳活动对地球没有影响 |
公元前28年(即汉成帝合平元年),有古籍曾记载“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太阳巨大的能量来源于
A.太阳内部的化学反应 |
B.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
C.色球爆发释放出来 |
D.太阳内部氢原子裂变成氦原子释放出来 |
材料反映的现象发生在太阳的
A.光球层 | B.色球层 |
C.日冕层 | D.内部 |
读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总量,赤道地区大约是极地地区的
A.2倍多 | B.1/2 | C.相当 | D.10% |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既有纬度因素,还有其他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与海南岛相比,纬度较高,太阳辐射较弱 |
B.西北地区太阳辐射强是因为降水稀少,晴天多 |
C.两极地区有极昼现象,太阳辐射强 |
D.四川盆地因海拔较低,太阳辐射较弱 |
下列能源的形成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A.太阳能 | B.煤炭 | C.石油 | D.核能 |